手机版

二维码是谁发明的? 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却没有看清

6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4 16:05:35    

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却没有看清二维码的价值,甚至都不愿申请专利。因为,腾弘原认为,二维码会在10年之内被淘汰。?

1994年,日本工程师腾弘原为解决汽车零部件编号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条码系统,即现在广泛使用的二维码。然而,他却未能看清二维码的潜在价值,并认为它在短短十年内将会被淘汰。或许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人算不如天算。”

腾弘原对二维码的悲观态度源自日本独特的国情。日本老龄化问题导致人们对传统支付方式的依赖,相较于新型支付手段,他们更愿意使用传统方式。二维码支付在调查中仅得到20%的接受率,而这20%中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采用。再加上日本常发生地震,停电问题时有发生,而此时信用卡和手机无法使用,现金成为最可靠的支付手段。

直到2001年,中国工程师王越看到了二维码的商机。通过他的研究和努力,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这一新型支付方式以其便捷和高效受到了广泛欢迎,商品流通速度提高,经济也得以促进。到了2012年,中国二维码支付次数已达到惊人的7000亿次,而王越也因此被尊称为“二维码之父”。

随着国家的发展,二维码支付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流行。全球每天消耗100多亿个二维码,看似数量庞大,却不必担心枯竭。因为除了我们常见的二维码外,还有其他40种不同类型的二维码。这是因为二维码的设计是基于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和“1”比特流的概念,通过不同的矩阵和数字表示,数量几何倍增。

然而,正如万物有利弊,二维码虽然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却也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人们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个人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出售给“推销”公司或诈骗分子。同时,一些高明的骗子利用二维码隐藏病毒,将手机变成“肉鸡”,进行各种盗取信息的行为。

科技时代防不胜防,但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生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的二维码能够保障用户信息安全,让我们扫码付款时不再担心被不法之徒窃取个人信息。因为只有真正保障了信息安全,科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文章: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到底是非洲人,还是东南亚人? 04-03

从明朝“宦官监军”入手,来看看朱棣是如何预防“武将专权”的 04-03

密封好的茶叶能放多久 ,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04-03

怎么把PDF 里的文件其中一页单独拿出来另保存为一个文件? 04-03

唐朝所有官职等级 04-03

明朝15个不征之国都有哪些?朱元璋咋想的? 04-02

宋朝的太尉是什么官?高俅的太尉一职,在宋朝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04-02

范仲淹的朝代 北宋名臣的一生 04-02

明朝四大家族:徐、沐、朱、张,与国同休,共享276年荣华富贵 04-02

李白:唐朝的诗仙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