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一直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不仅烹饪简单,还富含钙质。
但很多人不知道,豆腐其实是细菌最多的一种食物!

豆腐最容易滋生细菌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讲,豆腐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食物,因为豆腐很容易滋生微生物。
- 从本身特质来说:豆腐蛋白质含量高,酸度小,含水量高,本身就非常容易滋生细菌;
- 从制作过程来说:从磨浆→点卤→成型的整个过程,都可能被细菌污染,一旦原料豆浆带有细菌,基本上整块豆腐都有细菌;
- 从运输售卖环节来说:由于豆腐本身毫无抑菌能力,在豆腐的储存、运输、售卖过程中,也会增加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以危险程度来说:普通散装豆腐>超市里的盒装豆腐>经过高温灭菌封袋的豆腐。
一旦食用了细菌超标的豆腐,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疼、发热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

如何安全吃豆腐
最重要的一点,所有豆腐都不能直接凉拌吃,一定要加热杀菌之后再吃!
- 在吃之前,尽量拿清水把豆腐冲一下;
- 可以把豆腐大火蒸煮8分钟左右,或者直接炒食;
- 实在喜欢凉拌的人,也可以通过焯水或者上锅蒸的方式,减少微生物和细菌。
还要注意:
1散装豆腐现买现吃
散装豆腐或开封后的豆腐,应在一天内吃完。
因为即使将豆腐放进冰箱,也只能延缓细菌的繁殖速度,不能将其消灭。如果豆腐在存放时没有密封,还可能被冰箱中的其他细菌污染。
如果一天内吃不完,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处理豆腐,减少细菌威胁:
- 将豆腐冷冻储存,做成冻豆腐,可存放一个月以上;
- 将豆腐切小块,用少量沸水盖上锅盖煮三四分钟,捞出密封,凉至50℃左右(摸起来稍微有点烫手)放进冰箱,冷藏可存放2天,冷冻可存放一周。

2盒装豆腐注意保质期
购买盒装豆腐,在冰箱冷藏状态下,最好保存不超过一周。
虽然很多盒装豆腐保质期是15天,但是由于运输和储存环境不达标(比如运输没有全程冷藏,超市放在室温下储存等),也会导致盒装豆腐提前变质。
所以保险起见,最好盒装豆腐储藏不超过一周。
3学会挑豆腐
豆腐表面发酸发黏,说明已经开始变质了,最好不要购买。
豆腐口感发酸,也说明已经开始变质了,最好丢弃,不要再食用。

只要在购买及食用豆腐时,能注意小薇上面说的那些注意事项,豆腐就能放心吃啦,而且豆腐是非常好的食材。
研究显示,多吃豆腐,不仅能补充丰富的蛋白质、钙质,而且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怎么吃豆腐更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要吃大豆及坚果类25-35g。换算成豆腐,大约是每天100~200g。
而且豆腐搭配一些食材,还能提高营养物质在人体的吸收率,达到“功效翻倍”的作用。
豆腐加牡蛎:补锌高手

原料:牡蛎250克、豆腐1块、葱末蒜末少许、盐1/2匙
做法:
- 豆腐洗净切丁、牡蛎肉洗净切成薄片备用;
- 起油锅,加蒜片煸香,再加入水烧开;
- 然后加入豆腐和适量盐;
- 水开后加入牡蛎肉、葱花;
- 最后烧开起锅即可。
豆腐加蛋黄:补钙加倍

原料:鸡蛋2个、豆腐1块、葱花少许、盐适量
做法:
- 把鸡蛋打散加入少许盐、豆腐切成小块、葱切碎备用;
- 清炒葱花,炒出香味后加水煮开;
- 加入豆腐,加适量盐;
- 最后下鸡蛋,水开后根据个人口味下调料,即可出锅。
豆腐加海带:通便,防动脉硬化

原料:海带100克、豆腐200克、葱花姜末盐各适量
做法:
- 海带、豆腐、葱、姜切好备用;
- 热油,放葱花、姜末爆香;
- 接着放豆腐块,煎至微微发黄,再加入适量盐炒匀;
- 倒入清水烧开后,放入海带,稍煮一两分钟;
- 最后加入适量调料即可出锅。
尽管豆腐基本上是人人皆宜的好食物,但以下两类人群要注意:
1痛风、高尿酸患者
痛风、高尿酸患者不必谈“豆”色变,可适量(正常人量的一半)吃些。
2肾病患者
如果在肾功能检查中,肌酐指标超标,肾脏受到损害,那么是否适合食用豆腐等豆制品,就需要咨询肾内科医生。

相关文章:
明朝15个不征之国都有哪些?朱元璋咋想的? 04-02
宋朝的太尉是什么官?高俅的太尉一职,在宋朝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04-02
范仲淹的朝代 北宋名臣的一生 04-02
明朝四大家族:徐、沐、朱、张,与国同休,共享276年荣华富贵 04-02
李白:唐朝的诗仙 04-02
明朝女子的发簪都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04-01
明朝的名人贤臣 ,如果列举明朝功劳最大的十个人,应该有谁? 04-01
明朝的巡抚的权力、地位为何不及清代?总结起来无非四个原因 04-01
新疆展出,唐朝边防军战死士兵遗骸:为何能历经千年雄风不倒? 04-01
所向披靡,安邦定天下!明朝出名的人十大名将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