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牛痘疫苗是谁发明的? 疫苗,竟然是中国古代的发明!

66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4 14:07:39    

说到疫苗的起源,大多数文章会把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写成疫苗的发明人。1796年,英国的医学博士琴纳把青年挤奶女工手上感染的牛痘浆接种给一名8岁男孩,种痘部位出现了牛痘,结痂留下瘢痕,再次接种后,未发生天花,证实种痘可预防天花。据此,琴纳于1798年出版专著,称此技术为疫苗接种(vaccination)。琴纳的牛痘疫苗问世,逐渐得到各国认可,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和发展。琴纳发明的牛痘疫苗是现代疫苗的雏形。

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

然而,在琴纳发明牛痘疫苗以前的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疫苗的雏形。

现在能够考究到的最早的”疫苗“,是防治狂犬病的办法,可以追溯到东晋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疗狂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就是将疯狗的脑敷在被咬伤人的伤口上来治疗,取得的疗效相当好,这种办法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流传。这种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可以认为是疫苗的雏形,并且反映了中医”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

疫苗的雏形得以继续发展,主要还是因为天花。大约在公元1世纪,天花由战阵俘虏从印度经越南带到中国,所以天花在中国古代也称“虏疮”。根据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记载,天花是“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乎为虏疮”。医学界普遍认为葛洪对天花疾病症状和治疗药方的记述,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

到了唐宋,中国的天花发病人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小儿更容易得天花,所以对于天花的预防和治疗更为迫切。一些学者认为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痘接种。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介绍:“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由此可见,唐代就有可能出现了人痘接种术,但只是在民间流传。清朝学者董玉山在《牛痘新书》中说:“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 董玉山明确指出唐代就出现了种痘术,并介绍了始传者的姓氏和具体的养苗种疸方法。

传说在宋仁宗(公元1023-1063)的时候,王旦丞相的小孩子都得了天花,病情很厉害。后来他又生了个小孩叫王素,非常聪明,王丞相担忧这个孩子又出天花。一天有个四川人告诉他峨眉山上有个神医会种痘,种了痘便不会得天花了。王丞相知道后,派人到峨眉山请神医。果然种痘7天后,这个孩子发烧了,痘子出得很好,12天痘子便结疤了。王丞相十分感激,酬谢了神医很多礼物。这段故事,出自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朱纯嘏的《痘疹定论》。

清朝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为多。”

无论中国种人痘的医术究竟是起源于唐朝、宋朝还是明朝,总之发展到清朝,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已经十分普遍,并且有不少关于种痘(也称痘诊)方法和技术的书籍。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吴谦等皇家医官编纂的医学丛书《御纂医宗金鉴》中,就有《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法要旨》等关于人痘接种的书籍。

《医宗金鉴》将人痘的接种方法归纳为四种:1.痘浆法:是用棉花蘸染痘疮的浆,塞进鼻孔。2.旱苗法:是把痘痂研细,用银制的小管吹入鼻孔。3.痘衣法:就是把害痘疮的小孩的内衣,交给另一个小孩穿,这个小儿便会发生痘疮。4.水苗法:把痘痂调湿,再蘸棉花,塞进鼻孔。

后来不断地改进,由“时苗”改为“熟苗”,这就更安全了。所谓时苗,就是天花出得很好,没有杂症地痘痂,这种痘痂还是不太安全。熟苗是采用出得很好的痘痂,连种七次以上,如都出得很好,再选择其中最好的痘痂来普遍接种。这种痘苗,由于接种的次数多,毒性小,接种后出的痘疮就轻松。英国人琴纳用牛痘接种在人身上,除了苗原和接种的方法不同外,它的原理与熟苗是完全相同的。这是中国在免疫学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旱苗法

由于人痘接种法的不断改进,不仅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同时也引起了欧亚各国的重视。先后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以及远达欧、非各国。从康熙26年(公元1687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后,帝俄政府就派人来北京学习汉满文字,八旗子弟亦学习俄文。当时天花流行,俄国又派人来中国学习种痘、检痘等方法,以便在归国后做防治天花的工作。俄国人学好后,不仅带回国去,还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在道光(公元1821-1850年)时期,有胜过中国种痘名医的俄罗斯医生来中国执行业务。

日本人的人痘接种法,是在乾隆9年(公元1744年),由杭州人李仁山传到长崎去的,最早是折隆元、堀江元道两位医生向李氏学习。到了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医宗金鉴》这部书传到日本,中国的种痘法便在日本全国盛行了。种痘法传到朝鲜,较日本略迟一些,大概在乾隆28年(公元1763)以后才传过去的,也是通过《医宗金鉴》这部书。

至于传到欧洲,是经过俄罗斯人,传入土耳其,再由土耳其传至整个欧洲,时间大约在康熙56年(公元1717年)。那时,有位英国驻土耳其大使,这位大使的夫人经过俄罗斯医生种痘后,学得这个方法,后来回国便把这人痘接种的方法传遍了欧洲。他们这时的接种方法已经不是鼻苗,而是先把接种人的虎口刺破,再涂上痘浆,包扎完密,也有时种在臂膊上。在中国的种痘书上,也有类似方法。可以认为,中国种痘法传到西方去,对琴纳发明牛痘的启发是很大的。

在预防天花种痘的医术刚刚传入欧洲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赞扬:“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文明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由于琴纳的牛痘法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于1805年开始从澳门传到中国广州,接着便逐渐传遍中国,并出现了专门接种牛痘的“痘馆”,以及“痘师”这一职业。很多关于中国疫苗起源的文章,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是不正确的。

曾经学医的鲁迅先生在《我的种痘》一文中,生动记述他第一次接种牛痘的经历,当时他两三岁。并提到当时给小儿种痘的方法有三种:

“那时候,给孩子们种痘的方法有三样。一样,是淡然忘之,请痘神随时随意种上去,听它到处发出来,随后也请个医生,拜拜菩萨,死掉的虽然多,但活的也有,活的虽然大抵留着瘢痕,但没有的也未必一定找不出。一样是中国古法的种痘,将痘痂研成细末,给孩子由鼻孔里吸进去,发出来的地方虽然也没有一定的处所,但粒数很少,没有危险了。人说,这方法是明末发明的,我不知道可的确。

第三样就是所谓“牛痘”了,因为这方法来自西洋,所以先前叫“洋痘”。最初的时候,当然,华人是不相信的,很费过一番宣传解释的气力。”

最后说“而我所种的就正是这抵消洋烟之害的牛痘。”并且描述了当时种牛痘的情形。文章写于1933年,鲁迅在文章中写到“去今已五十年”,从这个细节可以了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既有中国古法的种人痘,也有已经传入中国的西洋牛痘。

然而,近代西方人普遍对中国的传统医药不了解,对中国早就存在人痘接种的历史更不得而知,或者是不愿承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年-1995年)在其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中,《中国与免疫学的起源》一文中认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医家万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了种痘。这让西方人了解到中国古老的种人痘医术,是疫苗和免疫学的起源。

综上所述,中国古法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历史,应当被追溯为疫苗和免疫学的起源。特别是中国的研究者和学者,在撰文时不应该忽略这段历史。

相关文章:

大清宣统二年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没有一件完整衣服 12-23

宋朝时期,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12-23

康熙什么朝代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为何康熙要给朱元璋下跪? 12-23

宋朝南宋和南北朝时的南朝宋,谁的地盘大? 12-23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哪个朝代 ,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唐朝是怎么做到的? 12-23

LabVIEW中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与读取方法 12-23

明朝5龙同朝有谁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五龙同朝”,看完才知道原来是他们! 12-23

清朝古装女,原来长这样 12-23

僧一行是哪个朝代的 唐朝的僧一行是个奇才,他用这一“绝”招,竟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12-23

浅析宋代宋朝的茶道美学,一起来看看吧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