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气象谚语大全及解释(气象谚语知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10:31:22    


气象谚语

人类经验的提炼,所以谚语与人类智慧的产生是并行的。

中国的气象谚语更为丰富

①幅员广大,地跨几个气候带;历史悠久,长达5000多年,这当然是气象谚语丰富多彩的基础。

②我国地处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部地区四季分明,天气气候多变。使人们必须对天气气候进行观察和适应,所以就形成大量而丰富的气象谚语。

中国气象谚语的中国特色

中国悠久的文化积淀体现在许多气象谚语中。中国气象谚语体现了中国的辩证的哲学思想与科学思维。

用气象谚语预报天气气候有较好的效果是因为:

①认识源于实践,天气谚语是人民大众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千百年的实践基础。许多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体现在其中。

②有些谚语本身就是气候规律和天气特点。

③许多谚语反映了天气前后期变化的物理关系、气候关系。

④许多谚语指出了天气变化的前后期对应关系,要素间的统计关系等。

⑤有的谚语是说天气变化与大气层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和触发机制等有关,诸如天体的引潮力、太阳黑子等的变化、甚至其他星座与日月地的相对位置等。

⑥有些谚语指出的许多先兆信息反映的是常规气象要素之外的其他物理量,可以是高速物理量电磁波、地电、地磁等作用的表象以及尚待开发的因素。

气象谚语解析

“暖春头,冷春尾”

这是春季内的冷暖的对立统一。春季一般是由初春逐渐变暖的。如果春头暖得太快,那么到春尾就可能会偏冷。这是一个季节内寒暖的补偿和平衡。

“谷雨南风起,三伏多暴雨”

一般到夏季的季节转换多在立夏节气开始,如果在谷雨就刮南风,就表示季节转换偏早、偏强,则到盛夏的三伏就可能多暴雨。

“早晨乌云盖,风雨就要来”

早晨起来就有乌云盖在云顶,其后则会因为空气对流加强,云会发展得更厉害而出现风雨。夏季更为灵验。

“一日春雷十日寒”

春雷多因冷空气南下迅速抬升暖空气形成雷雨云而出现雷电。就是说春雷往往反映了强冷空气南下,所以天气要冷几天,有时还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

气象谚语所指出的关系也和其他预报方法一样,不是必然性预报而是较大可能性预报。谚语有普遍性,有的有地区性、时间性,另外由于传播以及对文字的理解等原因,还需要推敲和结合当地的实况验证,用时就会更加可靠。

相关文章: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最后竟被埋雪堆里冻死 04-19

明朝皇帝子嗣,6位子嗣繁多,为何其中10位都没有后代? 04-19

由“皇帝赏赐”到“自我创新”,从服饰变化看明朝宦官官服 04-19

看看大明朝聊聊司礼监,是什么机构,和东厂、西厂、锦衣卫啥关系 04-19

唐朝和尚诗人 ?唐代著名的十五位诗僧,每人一首代表诗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