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海水稻是谁发明的, 陈日胜:海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他为水稻专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2 08:46:27    

说到水稻,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袁隆平院士

他的水稻养活了中国数亿人,并解决了中国粮食短缺的大问题。

袁隆平院士

但在2021年的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这个消息顿时惊动了全国的百姓

举国上下都在为袁老的离去哀悼。

而有一位海水稻育种人则怀着沉痛的心情,撰文追忆袁隆平。

他就是海水稻之父——陈日胜

陈日胜

能够在盐碱地里用海水灌溉种植水稻,那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若能在盐碱地上种水稻,那么按亩产300斤算,每年的收成就高达4500亿斤,足以养活2亿人。

这个梦想虽好,但在以前,这却只能算个梦,无法实现

早在古代,我们的先辈们就尝试在盐碱地种植,但这种土壤上植被会有先天劣势。

盐碱地的植被不仅产量差,味道差,并且还不易存活

盐碱地

这也使得当时的人们从未将盐碱地当作农田的原因。

但中国的盐碱地却占了将近二分之一。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就要解决土地问题。而这些盐碱地就是最大的土地问题

因此,庄稼与碱地的斗争自开始后就从未停止。

而对于水稻来说,则更是如此。

水稻田

没人会把水稻与盐碱地放在一起

况且,能够在盐碱地种植,并能在海水中生产水稻,已经被国外媒体称作了农业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要解开这个农业上的“猜想”,在当时看来,也仅仅是个梦想而已。

然而,陈日胜却正在实现这个梦想

陈日胜与“海稻”

陈日胜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学的是林果专业。从小在农村生活的他,也对于大自然有着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陈日胜和他的老师一起,到自己的老家广东遂溪县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

一路上有着许多的植株与芦苇。

但在其中确有一株格外的显眼,而这也引起了陈日胜的注意。

一颗高大,饱满,又白乎乎的植株。

野生水稻

陈日胜检查了这株植物,发现它很像水稻。

但这株植物身形巨大,并且它的稻穗是白色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与我们传统的水稻不同。

这是什么植物?

陈日胜的老师仔细研究后,认为它就是水稻。

一种生长在海滩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

水稻生长在了盐碱地里?这是陈日胜没有想到的。

况且,这株水稻不仅生长在了这里,并且还成功开花结果。这是可是传统水稻完全没有的特性

陈日胜与他的老师发现了这株野生的稻种。

而陈日胜也知道,如果水稻可以在盐碱地大面积种植的话,这将会解决今后中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因此,陈日胜细心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中结下的522粒种子后,开始了育种工作

选种育种

陈日胜将这批水稻种在了海边的两块小空地上,一批有一批,一次又一次。

海水稻一年一熟,试验周期十分漫长

在实验中,有的水稻夭折的快,并不能适应海水环境。而有的则果实小,不易存活。

因此,陈日胜仅仅是在选种阶段就花费了好几年

1987年种植400株,选择优良单株51株;1988年种植51个株系,入选15个株系,选择株高、熟期一致的单株80株。

如此选种到1991年,才定型品系为“海稻86”。培育了将近27年,才得到这些种子。而这批种子也成为了海水稻的“火种”。

“海稻86”

“海稻”的种植

后来,陈日胜租下了一片盐碱地用来种植“海稻”

当地的居民都认为他这是无用功,因为这20年来,从来没人在这片地里见到过一颗粮食

但结果总是出乎人们的预料。水稻的幼苗破土而出,嫩绿的叶子与一旁贫瘠的土地格格不入。

村民见到这些水稻生长的品相极好,也纷纷从家里拿来种子进行种植。

当地也正巧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土地的盐碱浓度也被冲淡了。以至于村民们的水稻也成功发芽。

于是,陈日胜的水稻与当地村民的水稻交错在了一起,共同生长。而此地也出现了白色稻穗与金黄色稻穗共同交织的独特风景。

人们对于这些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水稻也是十分好奇,于是纷纷去往田中,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在仔细观察后,人们发现村民的农家稻株杆矮,谷粒小且不够饱满。而陈日胜的“海水”稻则谷粒饱满,并且比旁边的农家稻高了一大截

这样的品种让当时在场的专家都为之赞叹,在不断的试种与培养中,“海稻”终于成功了

向全国扩散

虽然水稻是长出来了,但眼前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地区土壤的适配性

发源于湛江的海水稻,是否能在全国各地的盐碱地种植

面对这个问题,陈日胜还需要对各地土壤的盐碱性与“海稻”的耐盐碱程度进行对比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为此,陈日胜时不时就要到全国各地种植并察看海水稻在盐碱地的试种情况。以至于,上至东北,下至海南都能看见他为水稻奔波的身影。

陈日胜劳作的身影

终于,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经过大量试验后,得出了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会得到改善,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

这也意味着海水稻向全国推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并且,种植海水稻是无需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不仅省下了肥料的费用,还提高了食品的安全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在得知“海稻”的消息后十分惊讶。他认为,如果水稻真能靠海水灌溉成长,那将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果

海水稻的理论的提出也震惊了世界农业

联合国今年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全世界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将会解决近30年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要知道,在那一时期,世界上约有8亿人正遭受粮食短缺的问题

于是,各国纷纷开展了对于海水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依然试验阶段。也就是说,陈日胜的海水稻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领先状态

“海水稻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

而这种能够改变世界粮食危机的技术,也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关注

袁隆平院士亲自委托了马国辉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考察。

得知此事的陈日胜也十分高兴,他也曾经说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我影响重大!

袁隆平与陈日胜

而两人在水稻上的突破,也是一致的惊人!

两人都是野生稻上取得的重大发现,1968年,陈日胜是在遂溪发现一株野生海水稻;1970年,袁隆平是在海南发现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

袁老曾经也说过:“如果没有这些野生水稻的支持,想要培育优良的品种是很难的

带来水稻的人,带着水稻的人

但在2021年的5月22日,袁老离开了我们。

田里的水稻依然成长,年复一年。而袁隆平院士在晚年却依然在工作,日复一日。

杂交水稻之父

而年过半百的陈日胜也渐渐白了头。就像田里的海水稻一般,默默无闻,但意义重大。

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则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而陈日胜也有一个梦,就是“海面稻浪梦”。梦里的海湾种满了水稻,人们迎来了大丰收,没有人再因此挨饿,没有人再因此困惑。

陈日胜在撰文追忆中写到:

袁隆平那么普通、平易近人、却又那么伟大

两人在第一次见面时,虽然陌生,但却又无比亲近。

袁老在得知陈日胜是挤火车赶来的,他心情复杂,马上让秘书给陈日胜安排了排差旅费,好让陈日胜能坐飞机回家

袁隆平给予陈日胜的评语,他也一直保存着。

两人也越来越熟络,他们经常一起吃酒,一起说水稻,一起唠家常

而袁隆平的酒也是陈日胜最为回味的。

袁隆平也为陈日胜“海稻”的做了大量的宣传。

同时在广东海洋大学成立了耐盐水稻国家创新中心华南分中心。

在陈日胜心中,袁老是最支持,最了解他的人

当陈日胜来探望时,袁老的孩子们总会亲自在车站、机场等候。

而对于陈日胜来说,袁老的子女也已经像他自己的家人那样亲切了。

吃饱穿暖的国家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后,陈日胜也是悲痛万分。他知道袁隆平累了,该好好休息了

但陈日胜最遗憾的事情则是没能为袁老亲自送行

海水稻之父

陈日胜与袁老都经历过灾荒的年代,而他们也是最懂得,最理解彼此的人

对于陈日胜来说,他失去了一个知己。

对于世界来说,他失去了一个袁隆平。

陈日胜和袁隆平两人的水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大粮仓,虽然一个专注于一个盐碱地,一个专注淡水地,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吃得饱穿得暖的国家。

而他们也像两座山峰一样,永远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相关文章:

隋朝十大名将,你都认识吗?一起来看看吧 01-12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展历程和灭亡原因 01-12

有哪些关于唐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01-12

以图片史料还原唐朝女性服饰、发式与妆容的历史真相 (收藏) 01-12

唐朝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为大唐续命150年,却大器晚成 01-11

吃不完的玉米怎么保存 ,这样储存,冬天再吃和新鲜的一样,不干还特甜 01-11

杜甫诗中的安史之乱——看唐朝在危难之际三次借兵回纥 01-11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透过唐朝的女官制度品古代女性文化 01-11

双歧杆菌怎么保存 ?夏季将来临,家中药品该如何保存? 01-11

大宋丞相一览图:开国宰相范质,亡国宰相陆秀夫!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