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候风地动仪谁发明的 ?张衡发明的,为何今人很难复制,它又是如何失踪的?

2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9 09:22:52    

公元134年,也就是东汉第七位皇帝,顺帝刘保的阳嘉三年。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南郊的帝国天文台——灵台。发生了一件震惊后世一千多年的怪事。灵台是一座占地4.4万平方米,高20米,台基50米见方的高台建筑。在灵台大殿的正中位置,摆放着一个造型古怪的机器。

在某一天的傍晚,这台机器上朝着西北方向的龙,吐出了嘴里的铜珠,正好落在了下方的铜制蟾蜍的口中,发出了绵长的声响。时任太史令的张衡闻讯立刻到大殿查看,然后向顺帝报告说“臣得到了预警。京师西北方向发生了地动,该地灾情严重,房屋倒塌,大水横流,生灵涂炭,请陛下即刻派人前去安抚赈灾,救民于水火”。皇帝听后,一脸诧异,因为洛阳并没有震感。于是询问其他大臣,各地是否有地动发生?大臣的回答也很干脆,没有。还指责张衡妖言惑众。

就当张衡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反转。三天后,一份加急奏报抵达了洛阳。说陇西地震,二郡塌陷。此时画风突变,大臣们都不再谴责张衡,而是议论起了张衡的那台机器,甚至有人说张衡的机器真是神了。这台机器就是张衡在西元132年,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也是史上最早的地动仪,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张衡发明的地震仪,也因此走进了初中的历史教科书。

然而在2018年10月网络热搜榜上,赫然出现了一条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

在此之前一直把张衡视作是古代牛掰的科学家和文艺巨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也被誉为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正是如此张衡和地动仪也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后人复原的地动仪模型,也开始淡出了当代青年人的记忆。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直言:“房梁上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难道张衡的地动仪就是一个伪科学吗?其实这条热搜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悬案。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时间来到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南阳宛县的一个达官显贵的家中,其祖父是渔阳太守张堪(kān),在汉代太守总管一郡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可谓万般权力一把抓;妥妥的封疆大吏,相当于省部级大领导。虽然张衡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他幼年时的生活过得很清苦,因为在张衡年幼的时候,张堪就过世了,其父才能见拙,在历史上甚至连名字都没能留下。自此家道中落。

张衡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0岁就饱读诗书,16岁就离家开始了全国游学。22岁时就做了太守鲍德的主簿,之后担任郎中、太史令、侍中等官职。他一生成就斐然,堪称全才的历史人物。对文学、史学、哲学、天文、历法、地理、艺术等多个学科均有建树。用今天的话说,张衡就是个天才。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愤青,曾花费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二京赋》也就是《西京赋》和《东京赋》。文章对当时上至王侯将相 下至芝麻小官过度奢侈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抨击和讽刺,但也为后人描绘了名都古城的宏大场面。《二京赋》由于其结构的严谨精密,被多数人认为是汉赋的历史高峰,张衡也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时间来到110年,东汉安帝永初四年,32岁的张衡,被南阳太守鲍德举荐,到京城洛阳做官。5年后,也就是115年,张衡被皇帝赏识,调升为太史令。主管天象观测、历法编订、地震记录等工作。自此张衡便潜心钻研和职务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学科,并在算学、天文、地理和器械制造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仅仅过了2年,张衡就用铜制造了浑天仪,这台浑天仪在《晋书·天文志》中有详细的记载。主体是一个镂空的大铜球,内部设有恒隐圈、恒显圈和窥管。窥管也就是我们常说了望管,用以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并在上面刻画了张衡所定的星宿、赤道、黄道。黄道上则绘制了二十四节气,类似现在的天球仪。在浑天仪的南北两极,有一个可以旋转的轴,依靠水力转动铜球,就可以演示星星的东升西落。

张衡将浑天仪设计成这个样子,是其宇宙观深受战国时期起源的《浑天说》的影响。《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意思就是说天和地的关系,就如同蛋壳包着蛋黄的一样,天包地,所以天大于地。此后张衡将自己对天文的研究,撰写成了《灵宪》一书。全面阐述了天地的生成、宇宙的演化、天地的结构、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等诸多重大课题。认为宇宙结构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张衡也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中国当时的天文学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数学方面,张衡著有《算罔论》算术书。主要论述了如何计算球的体积,同时他用“渐进分数”之法计算圆的周长。简单的说就是用圆的外切正方形周长来计算圆的周长。最后算出圆周率介于3.1466和3.1622之间。由此张衡、姜子牙、范蠡、张仲景、诸葛亮等并列为南阳五圣。

地动仪诞生

时间来到132年,52岁的张衡花费了4年的时间,终于研究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感应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中对地动仪的记载是: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地动仪的外形就像是一个大酒樽,圆径八尺,大概是2.6米。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地动仪被发明后,作为太史令的张衡,就将自己的杰作献给了汉顺帝,汉顺帝下令将其放置在灵台。就这样地动仪被放置在了灵台大殿的正中位置。不过上至皇帝,下达朝臣都对张衡的地动仪的实用性并不看好。

就这样地动仪静静的在灵台放置了两年,无人问津,被所有人遗忘,维度张衡每日都到灵台查看地动仪。直到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才成为了当时最耀眼的星。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地动仪感应到了洛阳西北方向的陇西发生了地震。震中就在天水一带。天水距离洛阳有500公里。

《后汉书》对这一次的地震做了描述,并用八个字评价了地动仪:“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如果记载属实,那么这台地动仪的灵敏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可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了一千多年。不过这台“地动仪”,在西晋末年就失踪了。这么牛掰的机器怎么就失踪了呢?这还的从张衡的主导思想说起。在张衡的世界观里,凡天灾必是人祸所为。这和地动仪的消失有什么联系呢?

张衡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汉政局动荡的时期,在他11岁时,公元89年,汉章帝刘炟(dá)驾崩,年仅10岁的和帝刘肇(zhào)即位,从此东汉王朝开启了后宫与外戚把持朝政,宦官弄权的暗黑时代。从公元89年到132年的短短43年间,先后就有4位幼帝登基。

最著名的就是汉顺帝刘保的即位之变。刘保是汉安帝刘祜(hù)的独子,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刘保被立为皇太子。5年后,125年3月安帝驾崩,按理说身为皇太子的刘保,继承皇位是没有悬念的。往往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越容易出现意外。

刘保并非安帝的皇后阎姬所生,而是一个普通宫女李氏的生子。阎皇后并无子嗣,安帝驾崩后,她就想立幼年皇帝,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于是阎皇后早在安帝驾崩前,就用计将刘保的生母宫人李氏毒杀,后联合外戚诬陷太子刘保图谋不轨,因此刘保被废为济阴王。安帝死后,阎皇后立汉章帝刘炟(dá)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北乡侯刘懿(yì)为皇帝,史称少帝。半年后,125年10月27日,少帝刘懿驾崩。在此大变之时,以孙程为首的19名宦官,伺机发动宫变,迎接济阴王刘保继位。

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了宦官。后来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个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你若翻开这一阶段的史书,映入你眼帘的是:郡国十八地震、二十八大风雨雹、万民饥流、民相食等令人绝望的字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张衡见到地震后的残垣断壁,被山石掩埋的村庄,废墟中生命垂危的灾民。心生怜悯的他立志创造地动仪。经过4年的钻研和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在132年成功的发明了地动仪。就是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却依然留存着迷信的思维。张衡试图借地震之机,改善朝纲,造福于民。

一年后,他向顺帝刘保进表了《陽嘉二年京師地震對策》的奏章。他说:“妖星见于上,震烈着于下,天诫详矣,可为寒心”。意思就是说,不论天灾或地震,均是上天的警戒。只有修德政才能化祸为福。这篇奏表的能量巨大,开启了因地震而查处高官的先河。张衡本来是想通过地震,帮助皇帝肃清奸佞,整肃朝纲。没成想皇帝来了个bug强制修复,只要发生天灾地震,就降罪于高官。

此后文官集团也借天灾地震铲除异己, 似乎成了顺帝一朝的潜规则。很多能臣良相在这场政治风波中被罢免。可以说张衡的忠心,反而办了错事。科学水平超前的地动仪和忠心耿耿的张衡,也就此惹了众怒。成为了利益集团鄙视的煞星。时间来到136年,顺帝最终没能抵御住宦官对张衡的谗言,将其调离京师,贬到了人烟稀少的河间,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沧州,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自此之后,帝国也发生过多次地震,但是却再也没有了地动仪的记载,也就是说地动仪随着对张衡的排挤和贬官而莫名的消失了。3年后62岁的张衡含恨而终。

时间来到1875年,26岁的英国地质学家和采矿工程师约翰·米尔恩,受东京帝国工程学院的邀请担任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在他刚到东京的第一天就发生了地震,在度过惊魂一幕之后,他用随身的相机,拍摄了地震后的画面。这也是人类最早拍摄的地震照片。在之后他又陆续经历了几次地震,自此米尔恩对地震预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同一年,一个精通汉语的日本人服部一三,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绘制了张衡地动仪的外形,并在图画的四周用汉字抄写了《后汉书》描述地动仪的196个字。

日本是一个处在地震多发带的海岛,所以服部一三自小就对地震产生了兴趣。于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日本成为了要好的朋友。米尔恩看过服部一三绘制的张衡地动仪后,兴奋不已,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1880年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地震学会——日本地震学会。服部一三任会长,米尔恩任副会长。从此二人开始研究起了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张衡地动仪。

米尔恩认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一种只对地震波产生感应的报警器。为了能够复制地动仪,他们仔细的研究了《后汉书》的记载。米尔恩觉得《后汉书》记载的:“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的这12个字中,都柱是地动仪的最核心部件,应该是都柱感应到地震波后,发生震动触发机关,因对发生地震方向的铜珠就会掉下来。

他认为都柱可能是地动仪内部悬挂着的一根沉重的长柱,柱体只对水平方面的震动起反应,对非地震的干扰性震动不起作用。非地震的震动波形和地震的波形不一样,比如人走车行、落石,爆炸等,所产生的波动都是与地面垂直方向震动。地震波是水平方向的晃动摇荡,而悬挂的物体只对水平方向的晃动有感应,对垂直方向的震动不起作用。

如果地震发生,都柱就会根据惯性,发生摆动,而触发机关。米尔恩经过几年的研究,根据服部一三绘制的张衡地动仪外形,制作出来一个复原的地动仪模型来。后来又经过几年的改进,终于在1895年制造出了现代水平摆动地震仪。该地震仪不仅验证了张衡地动仪的功能,还能够记录地震的方位和时间。

1896年米尔恩回到英国,在英国地震学研究会和欧洲30多个组织的支持下,先建立了欧洲地震台网,后逐渐扩展到了全世界,甚至包括了南极洲,奠定了世界地震台网的基础。在后来他更是直言,自己发明的地震仪,是受张衡地动仪中有都柱的启发,做了大量的模仿和试验,才成功的,更是赞誉张衡是现代地震理论的鼻祖。并且还把这段话写进了他著作的《地震和地球的其它运动》一书中。

时间来到1952年,人民日报,用一整个版面详细介绍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原理。报纸上的地动仪的图片,也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953年中国邮政就发行了伟大祖国系列邮票,地动仪也位列其中。后来地动仪就进入了我们的课本。不仅如此地动仪还成为了中国地震局的标志。

在之后的岁月里,复制的地动仪模型也多次出国展出,还成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中外友人。地动仪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模型也被摆放在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总部,和它并排展出的是美国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来的月石。可以说地动仪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撑起了中国人向世界骄傲的骨气和底气。然而在日本的一次展出,却遭到了质疑。

时间来到1988年,被复制的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展出。这个高2.2米,直径为1.6米的复制品,在展厅尤为显眼。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也非常礼貌的向游客介绍地动仪的结构和原理。在讲解途中,一个日本游客,要求展示一下地动仪的灵敏度。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工作人员折腾半天,也没见八条龙嘴里的铜珠掉落下来,最后只能用一根长棍在内部捅了一下,铜珠在落下来。自此各国学界对地动仪发出质疑。其实早在这次尴尬的事情之前,就有人对中国复制的地动仪模型进行过措辞严厉的质疑。

早在4年前,也就是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布鲁斯·博尔特(Bruce A.Bolt)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复制的张衡地动仪模型的工作原理不具备说服力,而且特别粗糙,对于地震的感知,还不如人的直观感受。通过铜丸掉落的方向来判断震中更是不可能。后来质疑声愈演愈烈,我们前面说的米尔恩著作的《地震和地球的其它运动》一书,至少被再版了9次,但是从地5版开始,有关于张衡地动仪的内容就删除了。为什么质疑声会如此之大呢?就连米尔恩著作中关于张衡的内容都要删掉呢?

现在我们看到的关于地动仪的图片、模型都是后人的复制品而已。这一点在人民日报的介绍中,就明确的指出了,张衡的这一伟大发明早就失传了,就连隋朝科学家临孝恭尚写有一部《地震铜仪经》,也未能传流下来。文章的最后还专门说了,这里介绍的地动仪模型是在1951年设计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都是复制品,并没有关于地动仪出土的文物。最直观的也只是史书对地动仪简短的记录。关于人民之日报上的说明,不知为何没能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导致我们以为博物馆摆放的就是张衡的原作。那么这个家喻户晓的地动仪模型是谁设计的呢?

时间来到1949年末,国内知名博物馆学家和科技史专家王振铎,就接到了任务,复原一批代表中国古代智慧文明的文物,做陈列和宣传用,其中就包括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王振铎出生于1911年,曾经就读于燕京大学研究院历史系,后来长期从事文物和博物馆工作,复原了大量古代科技发明。其实早在1936年,他尝试对地动仪的发明进行探讨,并发表了《汉张衡侯风地动仪制法的推测》一文。同样王振铎和米尔恩都对书中记载的“中有都柱”给激发了灵感。

不过二人的出发点是相反的,米尔恩是悬柱,王振铎则是采取的立柱。简单的说王振铎复制的地动仪,就是在其内部梳理一根又细又长的立柱,当地震发生时,立柱会在地震波的震动下失去稳定性,发生倾倒,击中 内部机关,龙嘴里的铜珠就会掉落。

看似完美无瑕的设计,却遭到了日本地震学者关野雄的反驳,并在其1971年发表的论文中表示:要想让一根立柱的灵敏度超过人的感应度,根据力学原理,计算出的立柱高度要达到1.89米,直径不得超过1.5毫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比2平方的电线的直径还要小一些。又细又长的立柱,怎么可能立得起来呢?

除了关野雄之外,荷兰人斯莱斯维克和美国人赛维,1981年在美国发表联合论文称王振铎的立柱设立不成立。他们反驳的理由是,当立柱受到震动时,并不会按照震源的方向倾倒,而是不规则的随意乱倒。也就是说立柱设计不能准确的定位地震的方向的。除了老外,中国学者也对王振铎的设计提出了质疑。

在1976年的时候,王振铎的老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就对王振铎说出那句杀人诛心的话:“房梁上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也因此对复原的地动仪模型的质疑达到最高峰值,甚至有人开始怀疑张衡。

不过王振铎的设计早在1951年就1:10的复原模型。8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时,根据王振铎1951年的模型精工制作了1:2的木质模型并陈列展览。1963年王振铎曾经对地动仪的设计图做过修改,但没有进一步去复原实物。王振铎1951年复制的地动仪也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

时间来到2002年,中科院教授、地震学者冯锐试图复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为此他还特到洛阳的灵台遗址考察,为的是寻找1800年前铜珠掉落的声音。冯锐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地质地球物理学留学,其导师就是美国地震学家布鲁斯·博尔特。在一次聚会上,博尔特询问冯锐:“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对酒有独特的喜爱”。冯锐自豪的说:那是当然,所以李白才能够斗酒诗百篇。然后博尔特说,难怪中国的地动仪像一个酒桶,就像是喝醉了设计的一样。

这话深深的刺痛了冯锐。这也激发了冯锐复制地动仪的想法。多年以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2004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河南博物院开展了一项合作,就是科学复原地动仪。他们组织了由8个单位的地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自动化学家和美术家等参加的研究组,冯锐任课题组长。

为了不重蹈王振铎的覆辙,冯锐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他发现,古人对地震的描述,多是用“摇”这个字。比如汉顺帝刘保的诏书,就用了地摇京师的字眼形容地震。冯锐将古人的“摇”和现代地震仪的悬垂摆联系了起来。他认为候风地动仪的都柱可能不是直立干,是悬垂状态的。

悬垂摆正是地震学之父米尔恩在19世纪80年代,受《后汉书·张衡传》中对地动仪记载的影响后所创立的。最简单的悬垂摆长这个样子,一根悬空的长柱,以及长柱的水平。如果在悬空长柱的末端固定住一支笔,再将一张白纸放到水平位置。

在模拟地震波的水平方向震动时,我们就看到笔根据震动的大小,画出相同的波纹。根据这一理念,冯锐领导的小组,很快就完成了第一版设计稿。他们在地动仪上部的中心位置悬置了一根长柱,长柱的周围分别是代表八个方位的机关杠杆,杠杆又和龙嘴相连。当悬柱摆动触碰到其中的任意一根杠杆,就会触发机关,龙嘴里的铜珠就会掉落到下方蟾蜍的口中,并发出声响。

不过这份设计稿却能够审核通过,理由是悬着的长柱确实能够在发生地震时摇摆,但是其摇摆的方向是错乱的,就会触发多个机关,也就是说无法准确的感应出地震的方位。其实米尔恩设计的地震仪也是如此,但是米尔恩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多个地方放置地震仪,形成一张地震监测网。然后根据多个地点提交的数据,计算出地震的具体方位。这就和张衡的地动仪有了天差地别,因为张衡一台就能办的事儿,米尔恩却需要多台设备。

被退稿的冯锐,在设计研究上也到了最瓶颈的时候,左思右想都无法参透张衡地动仪的构造原理。然而一个不起眼的年轻学员,却给了冯锐新的灵感。学员对冯锐说,书中记载的“施关发机“”可能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冯锐听后很受启发,于是立刻就修改了图纸,他在悬空长柱的下方添加了一个摆锤,以及一个由摆锤控制的铜球。修改后的图纸是这样的,其中悬空长柱就是史书记载的中有都柱,摆锤控制的铜球就是施关发机中的“关”字。铜球的下方是8条向下倾斜的凹槽的汇集处,对应的是史书中的徬行八道。八根杠杆与龙头相连,对应的是机关巧制,外部龙嘴中的铜珠对应的就是首衔铜丸。

其工作原理,就是当地震波通过水平方向传来的时候,悬空的都柱就会因为重力惯性的作用,向反方向运动。摆锤控制的铜球就会在第一时间向,摆锤运动的方向滚入相对应的倾斜凹槽中,顺着凹槽滚落触发底部的杠杆 机关。对应的地震方位的龙嘴中的铜珠就会落入下方的蟾蜍口中。

同时冯锐将代表八个方位的八条龙的龙身全部隐藏,并且他认为蟾蜍的头朝内背背向外,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卑观念的,于是他将蟾蜍的头朝外,背向内。这张照片就是冯锐复原的地动仪。

2005年,专家组在地震实验对冯锐复制的地动仪,进行长达7天的强干扰试验,结果每一次都准确的感应到了震源的方位。冯锐的设计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201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其中张衡那张邮票上采用的就是这个新的模型。

最后我想说,现有的史料并非孤证,通过冯锐的复制,让我们相信张衡的地动仪是真实存在过的。可能与冯锐复制的模型不一样。因为后只能通过简短的史料文字,去发挥想象力进行复制,难度是很大的。对于历史上出现的先进发明,,不能因为记载不够详细、没有实物留存于世就全盘否定

相关文章:

大白话 vim 教程--强制保存文件 01-09

唐朝的司马权力有多大呢?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01-09

WPS怎么更改本地文档的默认保存位置,不需要每个文档都是另存为 01-09

是谁灭了宋朝?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是如何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01-09

唐朝发髻样式 ?唐朝发型若现代人用,个个都是“非主流”,发髻竟能梳几十厘米高 01-09

柿子太多又不知怎样保存?教你这三个方法,没有添加剂,比蜜都甜 01-09

清朝24功臣:一位汉臣,两位蒙古亲王 01-09

明朝皇帝朝服 ,你们都知道吗 01-09

家中有白酒怎么存放最好?行家:牢记“2要3不要”,酒越存越香! 01-09

唐朝藩镇割据,中原汉族大规模向南迁徙,福建开发如何迎来转折?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