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引字开头的成语有什么(“引短推长”这个成语你听过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09:31:21    


引短推长(yǐn duǎn tuī cháng)

引短推长【解释】有意地不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以此来显现自己的缺点,同时让别人的优点更加显眼。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他可是个喜欢跟文人墨客谈经论史的主儿。他经常把范云、沈约等人召集过来,大家畅所欲言,天南地北地聊。不过这帮人呢,都挺会做人,总喜欢把话题往武帝喜欢的方向引,大家都捡好听的说,场面一度十分和谐。武帝听了这些高论,自然乐不可支,一高兴就会大手一挥,给在座的人丰厚的赏赐。

但是,有这么一次,武帝老人家兴致来了,非得要刘峻这个小伙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刘峻这小伙子,性子直爽,肚子里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他毫不含糊地拿起笔来,刷刷刷就写了十多条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条条切中时弊,一针见血,把当时的朝政弊端和风气都揭露得淋漓尽致。


刘峻

在座的人听了,都大吃一惊,心想这小伙子真敢说啊。武帝老人家听了,更是十分不满。他觉得刘峻这小伙子太不给面子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揭露时弊,让他下不了台。于是,从那以后,武帝就再也不召见刘峻了。可怜的刘峻,因为太过实诚,反而得罪了皇帝,失去了受赏识的机会。


咱们再说说范云和沈约这两位老兄吧。他们跟刘峻可不一样,懂得在皇帝面前“打太极”。他们总是捡好听的说,说得武帝心花怒放,自然也就得到了不少好处。其实啊,他们心里未必不知道刘峻说的是实话,只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罢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太实在,也得有点心眼儿。你得学会看人脸色说话,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这样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混得如鱼得水啊。要是像刘峻那样只知道实话实说,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成语出处:《南史·刘峻传》

最后,我想说,这虽然是个历史故事,但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得学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取得成功。

相关文章: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最后竟被埋雪堆里冻死 04-19

明朝皇帝子嗣,6位子嗣繁多,为何其中10位都没有后代? 04-19

由“皇帝赏赐”到“自我创新”,从服饰变化看明朝宦官官服 04-19

看看大明朝聊聊司礼监,是什么机构,和东厂、西厂、锦衣卫啥关系 04-19

唐朝和尚诗人 ?唐代著名的十五位诗僧,每人一首代表诗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