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海丝路上的“瓷王”——宋代德化白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9 09:31:16    

你见过像真衣服一样的瓷器吗?国博中最近展出的德化窑瓷器,就能做到烧制出来的瓷器和雕刻出来的一样精致。德化窑是著名的磁窑,因为位于现在的福建德化而得名。


展厅中漂亮的展品


它的制瓷工艺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直到今天还在传承。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展厅



01

绝美瓷像是怎么诞生的


先把目光放在这几尊现当代的瓷像上吧。这是一尊水月观音,观音脖颈上的璎珞华丽繁复。


水月观音细节(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头上花冠中的小化佛,连头发丝的纹理都根根毕现,面部圆润安详,手和脚也细节满满,简直就像哪幅敦煌壁画活了一样,从头顶精致到脚趾也不过如此。


水月观音 现当代(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还有这一尊心经观音,她身边放着书卷,以一种慵懒而又优雅的姿势坐着,披帛和衣裙轻飘飘的,手中托着静瓶,显微镜级的美丽也不过如此。


心经观音 现当代(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这三尊是三圣贤,分别是老子、孔子和墨子,开宗立派的三位大家,采用行云流水的线条,大开大合的表现形式,显得庄严而又有些孤寂。


三圣贤 现当代(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看过这些精美的瓷像,相信你开始对德化窑瓷有兴趣了吧,咱们就展开来说一说。

首先,德化窑出来的瓷器基本上以莹润的白瓷为主,这是为什么呢?《德化县志·山川志》记载:

环德皆山也……俯瞰长流,曲折奔注。

这就说明,德化森林资源丰富,为瓷器的烧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另外,德化县矿藏丰富,与制瓷有关的各类矿物储量大,品质优,为瓷器的生产提供了易得的原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德化窑的生产和外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化县位置(红圈处)


除此之外,德化白瓷胎釉中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因而能有效地剥离了青色,使得最后烧制出的瓷器质感更贴近于玉,温润雅致。所以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镇同期生产的白瓷釉色更纯净。



02

神之一手的大家风范


在德化瓷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制瓷巨匠。第一位是唐代的颜徒纹,字化綵,生于唐咸通五年(864),卒于五代后唐四年(933),他出生于仕宦之家,从小就受这些熏陶。

他除了专心烧陶制瓷外,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本陶瓷专著《陶业法》,书中总结了德化先辈烧制陶瓷的智慧经验,并绘制出中国最早的“陶冶图”——《梅岭图》。可以说是德化瓷的大前辈了。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何朝宗

香港艺术館展品


第二位应该就是大家的熟人了,那就是明代的“瓷圣”何朝宗。“朝宗”是他的字,他本名叫做何来。这尊像就是出自他手的,看这精细程度,可一点不比现当代的差,发饰和发髻都十分细致,甚至能看得到发饰的云纹,胸前的璎珞是莲花形的,还装饰着珠串。


“何朝宗印”款观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衣服就更不用说了,软得根本不像脆弱坚硬的瓷器,倒像上好的丝绸。这观音坐在山石上,旁边还摆着书卷。


书卷细节(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由他开创的独特的“何派”艺术历明、清、民国三代传承不绝,名家辈出,在中国雕塑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泉州府志》在“王弼”的条目里对何朝宗有过一些记载,是这样的:

王弼,小名盛世,工诗文书画,尤善塑大士写真及诸仙佛,独造其微……同时有何朝宗者,不知何许人,或云祖贯德化,寓郡城,善陶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

第三位是张寿山,他是明代中期德化著名瓷塑大师,生活年代大致与何朝宗同时,传世作品目前之发现了8件。

张寿山作品与何朝宗作品风格相近,制作工艺也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应该是互相借鉴的,故作品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可以说,张寿山参与了“何派艺术”的建构,也是“何派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白瓷渡海观音像 张寿山

广东博物馆藏


除了以上这三位,德化磁在发展期间可以说是群星闪耀。光明代至清中期,就出现了很多瓷艺家,例如林朝景、陈伟、林希宗、林孝宗、筍江山人、林子信、林我范、心默子、何朝春、陈念山、眉心荣、何朝水(溥及渔人)等。



03

五彩斑斓的白?


其实德化窑白瓷,也按照成色来区分。明代左右出的白瓷,有些成色有点微黄,像象牙一样,称为“象牙白”,从一些其他的器皿上也能够看得出来微微泛黄的釉质,十分细腻。


明 “筍江山人”款观音(象牙白)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宋代则有一种特殊的釉色,泛着一些微微的青绿色,叫做“青白釉”,就像这个瓷器一样。


宋 莲纹军持(青白釉)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还有一种叫做“孩儿红”,这是一种窑变瓷,这种瓷白里透着微红,就像新生儿幼嫩的肌肤一样,所以称作“孩儿红”,像这个梅花杯就是典型的孩儿红。


明 梅花杯(孩儿红)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最后一种成色的白瓷,也是明代精品,甚至远销海外,被法国人成为“鹅绒白”、“中国白”,那就是“猪油白”瓷,这种瓷莹润厚实,油亮亮的,很像一块猪油,所以才叫这个名字,例如此尊猪油白观音,相比较象牙白观音,看起来就焕亮了许多。


清 观音坐像(猪油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04

德化瓷,海丝路上的一代瓷王


对外贸易与德化瓷


话又说回来,德化瓷能有如今的盛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营销”。

早在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就有了雏形,到了唐代,国力空前繁盛,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了一条流淌着黄金的大商路。


陆上丝绸之路简图(当今地名)


陆上红红火火,海上当然也没落下,在东南海上出现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国力强盛,胸怀博大,与70多个国家交好,中国商船不仅在波斯湾有频繁的商业活动,而且到达了非洲东岸和埃及等地。


明代海丝路简图


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外贸活动十分繁忙。当时来泉州贸易的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及东南亚等国的商人。

唐文宗在太和八年(834)就下了圣旨:

……其岭南、福建及扬州番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

——《全唐文》

从这就能看出,唐代泉州已设置了市舶司机构,而且对待外贸商人的政策颇为优惠,这就给宋代德化瓷的外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没有唐代那么强的实力,北方又有辽、夏和金的威胁,贸易发展就成了难事,宋廷只能把目光放在海丝路上。


元 印花粉盒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不仅给予了更多优惠的政策,甚至授商以官,利用民间传说鼓励人们出海贸易。再加上指南针和造船业的发展,宋代的外贸发展得相当好。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这样写道: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

而承担起宋代如此大体量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就是瓷器。


明 镂空牡丹笔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宋代赵汝适所著的海外地理名著《诸蕃志》中,就明明白白地列举了宋代的外贸情况: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宋发生贸易,有30个国家或地区用瓷器进行贸易,最远直接到了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


清 德化窑瓷茶壶(欧式装饰)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谈》中就记述了当时陶瓷出口盛况: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这陶瓷器多得都把船占满了,一点缝隙都没有啊。

日本古代典籍《朝野群载》中就曾保留了一份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公凭,明确记载泉州输往日本的货物除丝绢外就是瓷器。


明 三螭龙壶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目前发现藏有宋代德化窑青白瓷的国家或地区有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以及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国。

产品也多种多样,有军持、盒、瓶、小口瓶、飞凤碗、墩式碗、罐形壶、钵、弦纹洗、高足杯等。


南宋 刻划复仰莲纹瓶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到了元代,朝廷在经济上采用了重商政策,鼓励海外贸易。这个时期的泉州港体量巨大到什么程度?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伊本·白图泰游记》描述泉州港:

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至于中国瓷器,则只在刺桐(泉州)和隋尼克兰城(广州)制造……这种瓷器运销印度等地区,直至我国马格里布。

马可·波罗也曾在其著作中盛赞泉州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又便宜又好的东西谁不爱,是吧?


清 德化瓷达摩坐像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日益繁盛,泉州从事贩运活动的商人众多、资本雄厚、规模庞大,出现了海商团体,甚至在这些商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官商”,“官商”做起这事来就更方便更快捷,路子也更多。


清 德化窑镀银带盖罐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到了明清两代,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会做生意的荷兰人开始从通过厦门港和漳州月港购买德化窑瓷,数以万计的白瓷流入欧洲,成为当时欧洲相当流行的收藏品,甚至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还能看到镶了金边的德化瓷。


清 德化白瓷犀角杯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那么欧洲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德化瓷呢?首先要归功于马可波罗行纪的大流行,让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其次,德化瓷最美的就是瓷像,这就击中了既喜欢白色又喜欢大理石人物雕像的欧洲人。


清 德化瓷书卷观音像

宾大博物馆藏


另外,明清改朝换代之际,作为外销瓷主要产地的景德镇,受政局影响陷入了生产凋敝期。但欧洲人的订单却只多不少,这时候则正是德化瓷“上位”的时候。


明清 德化瓷观音像(手部为后来修复)

宾大博物馆藏


德化瓷在欧洲一炮而红,“中国白”的美名也成为了欧洲人对德化白瓷最美的初印象。


运输路线和营销方式


德化瓷器到达泉州港后,向北可到日本、朝鲜,向南有澎湖航线,由泉州港出发,经澎湖,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


清 蟠螭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这时,泉州城内还有各国商人穿梭在各个市场和手工作坊,以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最喜欢购买瓷器。


明 兽耳琮式瓶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藏

(国博“中国白——德化白瓷展”热展中)


关于欧洲商人的记载有1932年冯·和法在《国际贸易导报》上发表的《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状况》一文,文中有:

南宋末年,欧洲人来到泉州,那些荷兰商人由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质量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

虽然这条记录缺乏史证,但也足以说明德化瓷在欧洲收藏家心中特别的位置。


清 德化瓷笔筒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欧洲人对于德化瓷的钟爱可不仅如此。1681年,荷兰画家伦纳德·库伊夫(Leonard Knyff)画了一幅以德化白瓷为题材的静物画,这就说明德化白瓷已经进入欧洲上层和收藏家的视野,甚至成为当时欧洲颇为流行的收藏品类。


清 德化瓷渡海观音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观音立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观音坐像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仿古钟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像

大英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杯(荷兰绘制花纹)

大英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欧洲一家人

大英博物馆藏

陈列在大英博物馆中的德化瓷,上为明代观音立像,何朝宗款;下为元代青白瓷观音坐像

清 德化瓷达摩坐像

大英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济颠立像

大英博物馆藏

清 德化瓷达摩渡江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中展览德化瓷的展柜



05

结语


纯白无暇的釉质和优雅俏丽的姿态,这一座座瓷像代表着中国古代高超的制瓷技艺。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


相关文章:

明朝耕地面积为何过山车般波动?因为田亩数据都经过“加密”处理 12-27

北宋军队:自秦亡后,历朝历代最为窝囊的一支王朝武装 12-26

宋朝几个皇帝?北宋九帝,哪个皇帝最败家 12-26

黄鹤楼建于哪个朝代 武汉35年历史的黄鹤楼,只是一座仿古建筑,为何依然如此火? 12-26

焚书坑儒是哪个朝代 揭开"焚书坑儒"的真相,才能认识到真正的秦始皇 12-26

黄鳝怎么保存时间比较长一点 ,黄鳝的选购和保存方法 12-26

看明朝人如何喝茶,带你了解明朝茶文化 12-26

solidworks自动保存怎么设置技巧 12-26

南宋理学家是谁?朱熹,教育人写字要端正,自己却没做到 12-26

南宋是被谁灭的?忽必烈为何能灭掉南宋?这位南宋名将的帮助不容小看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