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佛像艺术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创造出高度理想化的新模式:佛像气势雄浑,体态丰满,神情温和,装饰华丽,实现了印度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真实地体现了当时佛教高度发展的水平。首都博物馆这一时期的展品,主要以小型佛造像为主。
01
公元581年,静帝宇文阐禅位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朝建立。隋朝的历史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它终结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后,实现了中国的再度统一,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发展的全新局面。隋文帝和隋炀帝都极力推尊佛教,广建佛寺,大造像像,只是国祚太短,加之统治的地域广大,因此,处在承上启下阶段的隋朝佛教艺术,并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风格。
首博的这尊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和前文介绍的刘宋元嘉元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颇有几分相似,立姿,头戴三叶冠,五官以阴线刻出,脑后为尖柱状舟形头光,右手上举,左手下垂,身披帔帛,足下圆台,下为壸门方框式座。

隋代开皇元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库全叔拍摄
此方座正面及侧面皆刻有铭文。

隋代开皇元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库全叔拍摄
这件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属于隋代佛像代表之作。从其可以看到隋代佛像出现一种新的变化,不仅脸型方正,脖颈纤细,而且,身材敦实,展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

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拍摄
这件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也是刻于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碑呈龛形,中间一佛的脸部已残损,但从仅存下颏依然可以看出脸型的方正,脑后有莲瓣状头光。右臂上举,有一圆孔,原来应该插有配件,可惜已失。身穿通肩式袈裟,衣纹明显,脚踏莲台。佛左右各恭立一菩萨。

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拍摄
其侧面雕刻有铭文。

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拍摄
隋代开皇二年铜佛像,通高13.4厘米,主尊立于中间,高肉髻,脸型长圆,身穿交领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足下半圆形坐,下为四足方形座。主尊身边恭立二弟子,脑后有头光,身穿交领僧衣,脚下踏着花叶。造像身后有一舟形背光,上有宝相花与火焰纹。首博展馆中将此像定名为“一菩萨二弟子像”,我个人感觉颇有些怪异,还是《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定为“一佛二弟子像”更贴切。

隋代开皇二年铜一佛二弟子像·四库全叔拍
这尊隋代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呈坐姿,通高9.8厘米。菩萨头戴宝冠,脑后有舟形尖顶背光,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抬起,左手抚膝,结跏趺端坐在垫上,垫子的边角自然下垂,底部为复合式台座。

隋代仁寿二年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库全叔拍
02
隋末天下大乱,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这一时期,国家开疆拓宇,对外交流空前繁盛,国力蒸蒸日上,给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中国佛教而言,则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鼎盛阶段,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直接促进了佛教艺术包括造像艺术的发展。
唐代的佛像大体可分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期:
- 从唐高祖李渊到武则天时期为初期,此期的造像依然保留有隋代造像的遗风,尤其是身材偏短,脸型偏方。
- 盛唐佛像,形体丰满、比例均称,结构合理,已经完全汉化,创造出成熟典雅的佛像样式。
- 中晚唐佛像,在技法上逊于盛唐,但开启了世俗化的写实风格。
首博展出的唐代纪年佛像中,最早的一尊是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铜镀金阿弥陀佛像,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十一个年号。

唐代永隆二年铜镀金阿弥陀佛像·四库全叔摄影
此像发式看不大出来,可能是螺发,也有可能发呈波浪状,顶现高肉髻。面形长圆,眉眼雕刻粗疏。身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端坐于束腰莲台上,双手结定印。身后有舟行大背光,背光内圈刻莲瓣纹,外圈刻火焰纹。

唐代永隆二年铜镀金阿弥陀佛像·四库全叔摄影
莲台下是四足方坐床,坐床上刻有铭文:“永隆二年九月十日佛弟子赵九平为□□□敬造阿弥陀佛一铺合家供养佛时。”这里还要说一点,由于首博的展品会定期的有所替换,我这里说的最早一尊,仅基于我拍照时展出的情况。

唐代永隆二年铜镀金阿弥陀佛像·四库全叔摄影
神功二年(公元698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神功是武则天建立周朝后的第九个年号,因此认真说起来,这尊像应该算是“周朝”的,武周时期在公元618年到907年的阶段中,无疑是最为崇佛的。

武周神功二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摄影
这件造像碑正面开龛,高浮雕一佛二胁侍。主尊磨光发式,顶现高肉髻,身穿袈裟,衣纹自然流畅,双手抚膝,跏趺端坐与束腰莲台上;胁侍肃立两侧,一位呈手持军持的菩萨相;一为呈双手合十的比丘相。三像形象朴拙,风格古雅,体现了北方地区造像特点。

武周神功二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摄影
下部刻铭文:“神功二季女为见在父母过娘敬造玉像一区合家供养。”

武周神功二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库全叔摄影
这是一件唐代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的铜佛像牌,牌的正中为高浮雕阿弥陀佛像,头现高肉髻,身穿通肩大衣,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双手施禅定印。背面刻有铭文:“开元三年四月二日佛弟子张大有合家供养敬造一区。”

唐代开元三年的铜佛像·四库全叔 拍摄
说实话,要不是佛座上刻有“天宝三年二月壬□为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的铭文,这件铜镀金观音菩萨像怎么看,也看不出是盛唐的作品。想来,还是铸造的地区差异和工艺水平等带来的问题。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四库全叔 拍摄
铜佛牌是佛教造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整体为中式佛殿造型,屋脊、房瓦、鸱尾均极写实,屋内共有六排,每排六尊小佛,共有三十六尊,因此该件文物被定名为铜三十六佛像牌。

唐代铜三十六佛像牌·四库全叔 拍
这些佛像都极小,面目几乎不可见,但高肉髻,结跏趺坐的形体姿态则很一致。这种佛牌,应当属模铸,便于供养人迎请后短期内多造功德。

唐代铜三十六佛像牌·四库全叔 拍
这件唐代金刚夜叉明王像铜牌,与上面的铜佛牌样式差不多,但内容不同,殿内是金刚夜叉明王,也就是不空成就佛的愤怒形象。只见明王头上为火焰形竖发,一面六臂,双脚踩莲花,右腿斜立,左腿微屈;上二手分别持杵和法轮,中二手相交于胸前,结金刚吽迦罗印,下二手持物不清。造型夸张,形象威猛,题材少见,对研究唐代密教及密教造像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唐代金刚夜叉明王像铜牌·四库全叔 拍
这尊为摩醯首罗天像,摩醯首罗天即大自在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是佛教最早吸收的护法神之一,配于色界之顶。此像头戴高冠,身上绕蛇,右手持长杆,左手叉腰,左腿直立,右腿曲,双脚踩在牛身之上,身姿呈三折枝状,形象威武生动,体现了盛唐造像鲜明特点。

唐代摩醯首罗天像·四库全叔 摄影
这尊唐代铜力士像,头戴盔,身穿明光铠,完全是一幅唐代武士的打扮,他左手叉腰,右手上举,脚下踏着恶鬼,充满了力量感和刚毅之美。

唐代铜力士像·四库全叔 摄影
这尊唐代铜释迦牟尼佛像,顶现高肉髻,面相圆润,身披袒右肩袈裟,衣料质感逼真,下身衣褶搭于台座上,体态丰腴,右手上抬,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

唐代铜释迦牟尼佛像·四 库 全 叔 拍 摄
武则天为了登极称帝,一方面贬抑李唐推崇的本家道教,一方面大力扶持佛教。于是和尚们伪造《大云经》,宣扬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广造社会舆论。因此,各地多造有弥勒佛!这尊铜弥勒佛像,顶现高肉髻,面形丰圆,身躯健壮,饱满有力,内穿僧祇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抬起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

唐代铜弥勒佛像·四库全叔·四 库 全 叔 拍 摄
唐代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整体呈弧形顶龛,主尊为磨光发式,顶现高肉髻,面相圆润,神情否和,身穿通肩式 袈裟,衣纹写实流畅,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两旁侍立二菩萨,足下均踏仰莲台。

唐代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四 库 全 叔 拍
唐代观世音菩萨信仰日盛,由于避太宗李世民的讳,减去世字,而称观音菩萨。据《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记载,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不分高低贵贱,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观音菩萨的造像,是唐代盛行的佛教艺术题材之一。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其特点总的来说,多束高髻,戴花冠,上身裸露,装饰璎珞珠宝,手舞飘动的帔帛,腰束罗裙,呈三折枝式立姿,体态生动,身体丰腴,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生动活泼的艺术气韵。就如这几件一样。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现今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说法的道场。据说唐代大中年间(公元847年—860年),一位印度僧人曾来此燃指供佛,“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华严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于是简称此处为普陀山。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日本临济宗名僧慧萼多次入唐求法,当他于咸通五年(公元863年),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返回日本时,途径普陀山,为大风所阻,无法再行前进。他祈请观音,得到不肯去日本愿留中国的灵示,于是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为道场开基。从此以后,浙江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道场名扬中外!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汉地信众最为崇奉的就是观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适应了众生的一切需要,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汉化的最为彻底。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从早期观音依随印度风习被塑为男相,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女相,到唐代已形如贵妇,基本定型。中国僧俗各界的艺术家,按照中国人民的愿望和喜好,塑造出了符合中国民众审美心理和情趣,为中国民众所喜爱和崇奉的观音菩萨像。

唐代铜镀金观音菩萨像·四 库 全 叔 拍
相关文章:
明朝纺织机工具的改进,快来看看吧 04-22
中国历史重大变革期——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04-22
明朝服饰有哪些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04-22
400 年前的明朝皇后凤冠,你们知道长什么样吗 04-22
大宋的都城有哪些?宋朝设有八个都城,是因为太“怂”方便逃命,还是意图北上? 04-22
明朝国公服饰 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公服科普 04-21
穿错衣服就要被抓?明朝穿戴竟还有这些讲究! 04-21
明朝才女有哪些,世家出身,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的孩子也个个拔尖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