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隋朝诗词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10:01:25    

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从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仅38年。隋代诗人大多数是南北朝旧臣,深受南北朝诗风的影响,隋代诗歌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还只是南北朝诗歌的延续。但是,在隋代诗歌创作中已经出现I南北诗风融合的迹象,这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南北诗歌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隋书.文学传序》中概括得很准确:“江左官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因此,只有“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才是诗歌发展的方向。

开皇九年(589) 平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以此为界,隋代诗歌可分为两个时期。隋代前期的诗歌承继北朝诗风,以质朴刚健、沉郁厚重的崭新姿态在诗坛崛起,第一次在整体上取得了与南朝诗歌相抗衡,甚至压倒南朝诗歌的地位。同时,部分诗人也十分注意学习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形成了刚健秀朗的特点,这是隋代前期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最有生命力的新因素。隋代后期大批南朝诗人进人京师所在地的北方,因此南朝诗风很快地又恢复了在诗坛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创作中不自觉地融人了北方诗歌阔大沉厚的特质,这是隋代后期诗歌创作中最有价值的新因素。

北人学南,南人学北,正是这种双向的交流,促进了南北诗风的融合,也推动着隋代诗歌缓慢地向前发展。

隋代前期的诗人,在学习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如薛道衡的名篇《昔昔盐》是一首思妇诗,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句, 通 过两个细节表现人去屋空,孤寂凄凉的心境,极富于表现力。后一句的意象更为新鲜,空灵剔透,摇曳多姿,道人之所不能道,说明他学习南朝诗歌已经登堂人室了。他的《人日思归》,语言朴素自然,构思却十分精巧。

卢思道的《从军行》大量运用典故和对偶句,语言清丽畅达,已“全类唐人歌行”(吴乔《围炉诗话》)。杨素的《赠薛内史诗》,先通过几个典型动作刻画诗人忧思难持的情态,把内在的情感外化。再以“ 落花”“明月”两个内涵丰富的意象,使忧思之情进一步深化,并以“徒”“空”二字点醒题旨,含蓄隽水。末以相隔遥远,音书难通作结,感慨悠深。此诗语言流转圆润,韵味醇厚深长。尤其是“ 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四句,与南诗相比,有其流丽而无其轻艳;与北诗相比,有其厚重而无其板滞。隋代后期的诗歌也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如虞世基的《出塞二首》其二,写边塞寒色,既有北诗雄浑的气韵,又有南诗细致的刻画。末句“霜旗冻不翻”,既十分新巧,又含蕴着一股气势和力量。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风掣红旗冻不翻”正是由此化出。杨广的《夏日临江诗》则在清新秀美中融人高昂沉厚的情韵。全诗色彩明快艳丽,情景浑融,十分自然。

相关文章:

唐朝过年习俗: 唐朝开放繁荣,唐朝人是怎么过年? 04-23

唐朝的大佬们,控制唐朝几百年? 04-23

明朝皇帝头冠?专家:别被历史剧忽悠了,金冠是死后戴的 04-23

明朝纺织机工具的改进,快来看看吧 04-22

中国历史重大变革期——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04-22

明朝服饰有哪些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04-22

400 年前的明朝皇后凤冠,你们知道长什么样吗 04-22

大宋的都城有哪些?宋朝设有八个都城,是因为太“怂”方便逃命,还是意图北上? 04-22

明朝国公服饰 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公服科普 04-21

穿错衣服就要被抓?明朝穿戴竟还有这些讲究!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