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大清国一号界碑,你们都知道吗

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7 18:52:44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北仑河出海口即竹山港旧码头旁的小山坡上。




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



清光绪十六年四月(即1890年4月)立,碑文为当时的清政府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州知州李受彤所书。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定的《中法越南条约》,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伦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伦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致,共立1至33号界碑。



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 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 竹山一号界碑位于东兴镇竹山村的北仑河入海口,是大清国界碑。一号界碑竖立在竹山村边的一棵大榕树旁,碑石是用坚硬的海石凿成,高六尺余,宽二尺余,厚尺 余,上面正楷阴刻的字为“大清国钦州界”。当时竹山属钦州所辖,故名“钦州界”。

据史料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出使安南(今越南)镇南关(今友谊关),代表中国政府与法国使者会戡中越边界。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间,清政府代表邓承修与法使(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会勘疆界。开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 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邓承修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



这块因长年日晒雨淋而益显沧桑的巨石,就以这样崛强的方式屹立着。



界碑正面,写着“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界碑上庄严雄浑的“大清国钦州界”几个大楷透着一 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


这里中国海岸线的起点和陆地边界的起点。

相关文章:

明朝纺织机工具的改进,快来看看吧 04-22

中国历史重大变革期——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 04-22

明朝服饰有哪些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04-22

400 年前的明朝皇后凤冠,你们知道长什么样吗 04-22

大宋的都城有哪些?宋朝设有八个都城,是因为太“怂”方便逃命,还是意图北上? 04-22

明朝国公服饰 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公服科普 04-21

穿错衣服就要被抓?明朝穿戴竟还有这些讲究! 04-21

明朝才女有哪些,世家出身,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的孩子也个个拔尖 04-21

明朝大将李如松意外阵亡,让李成梁的计划完全落空,明末辽东局势万劫不复 04-21

明朝的亡国之君 ,傀儡皇帝光绪,为何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