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施耐庵哪个朝代 元末的优秀作家,施耐庵的进士之路,蛰伏忍耐到举世瞩目
12-15
施耐庵为“元朝辛未科进士”之说,与《元史·选举志》的记载全然不符。进入21世纪以来,欧阳健先生在刘冬、陈建华二先生之论的基础上,撰文《〈浙江通志〉元代选举科目正讹———兼辨“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之由来》,发表于《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1期,重新对施耐庵“辛未科进士”的身份作了阐释。欧阳健先生认为
-
宋朝人的一天,你想知道吗?好奇的话一起来看看吧
12-15
想知道宋朝人的一天如何吗?一起来看!!!.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宋朝,距今已有千年,宋朝繁华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不但商业氛围十分浓郁,文明程度,也远胜他国,在高度的社会人文艺术文明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生活,更懂
-
乾隆4次打缅甸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1769年12月22日清朝战争结束
12-15
清缅战争,是满清历史上最惨烈的边境战争,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前后有过4次战役。在18世纪,缅甸贡榜王国建立,国家实力增强。贡榜王国的建立者叫做雍笈牙,这是缅族的领袖。今天缅甸历史上,把雍籍牙同蒲甘王朝的建立者阿奴律陀和东吁王朝的统一者莽应龙,并称为“缅甸三大帝”。雍笈牙崛起于乱世,是马背上的国王。1
-
法经是哪个朝代的 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12-15
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法学书典盖起源于古罗马。然而,中国早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李悝的人,就著有一本法典,名曰《经》。李悝,(前455—前395),战国时期魏国(今运城市盐湖区)人,在魏文侯、武侯时两次为相,主张变法。《唐律·名例》记载:“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
-
古代皇帝的作息有多么不容易?天天凌晨四点起,夜夜都加班到子时
12-15
都说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自由自在,可是你知道吗——当皇帝其实也是有“纪律”的,而且作息规矩,丝毫不亚于高三学生!这时你可能要奇怪了,当皇帝难道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当然不是!接下来,就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隆皇帝,看看他是怎样度过他的一天的吧!凌晨四点,夜色暗暗,这是人最困乏的时刻。然而,皇宫里却早已经开
-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少年得志,中年被贬,客死异乡
12-15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01、年少有才,名满长安773年,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长安,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
-
满清入关屠杀:满清入关最血腥的一幕,80万平民成清军刀下亡魂
12-15
1645年正月十二日,满清宗室悍将、豫亲王多铎攻破李自成苦心经营的潼关防线,与此同时,另一位满清宗室悍将、英亲王阿济格从陕北迂回包抄关中,李自成知关中难保,遂率领所部兵马撤离长安,当月十八日,两路清军会师西安城下,清军兵不血刃占领这个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重镇,也是李自成大顺王朝的都城。清军攻取西安后,李
-
唐朝的首都是哪? 唐朝都城是长安,武则天为何长驻洛阳,以此作为神都?
12-15
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将都城定在长安。但是洛阳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被视为唐朝的东都。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洛阳的地位甚至超过长安,成为武周王朝的“神都”。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她只在长安待了两年。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何放弃长安,将洛阳作为“神都”呢?一、鬼怪之说其实从唐高宗在位后期开
-
为什么说宋朝没有“顾命大臣”?一起来看看吧
12-15
古代的政治交接,往往会发生君主制下难以克服的一种弊病——继位的是未成年的小皇帝,还没有能力处理政务。那怎么办?比较常见的做法是,老皇帝生前选择了几位老成持重的顾命大臣,临终托孤,请他们尽心尽力辅弼小皇帝。譬如,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并指定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为顾命大
-
宋朝东京在哪里?北宋东京布局研究,一起来看看吧
12-14
北宋东京布局是北宋都城布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北宋都城布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北宋东京布局既是由宋太祖赵匡胤营建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实践所决定,也与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东京城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一次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总体变化过程,其特点是以汴河为界,将东京分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