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隋朝上柱国是什么?历史上的“上柱国”到底是什么官职?

5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7 10:46:48    

经常看电视剧的同学们有时会听到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官职,叫“上柱国”。仅从字面上看,这个官职的名字的确很会让人把它和丞相、宰相联系起来。但事实上,上柱国这个官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拉风,但是职位也确实不低。

上柱国的官职最先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所设,是统帅军队的最高职位,处于令尹之下。令尹是国家的最高官职,统领文武,但上柱国只是外出打仗时统领军队的最高长官。比如楚国的令尹昭阳就做过上柱国这个官职。在战国时期,上柱国是握有军队实权的职位,必须要有军事很强的军事能力才足以担任。

南北朝时期的上柱国

春秋战国后上柱国这个职位就被取消了,从秦汉、魏晋后到了南北朝之时上柱国的职位又开始授予有军功的将军。当时北魏孝庄帝因朱尔荣有翊戴之功,封其为上柱国将军;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兴之功,封其为上柱国。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宇文泰外,魏文帝还陆续封了七个人为上柱国,史称“八柱国”。但宇文泰为“八柱国”之首,位极人臣。

隋唐时期的上柱国

隋唐时期,上柱国的职位已经没有实权,仅仅是皇帝赏赐有功之臣的一种荣耀。这样说吧,就类似于今天的“一等功”、“二等功”。但唐代把功勋的等级分为十二等,最高等级是“上柱国”,其次是“柱国”,而且获得这种功勋时只看功劳,不看自身的官职级别,就是说从士兵到将领都可以获得各种勋级。

五代时期的上柱国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上柱国的授予又有了新的变化,但还是以授勋为主。规定文官只要官阶够高,就授予柱国,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在某个时期可授予上柱国;武官可以不用太高的官阶,但必须陆续积累战功,战功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授予上柱国。看来,五代十国期间,文官也可以作为上柱国了。

明朝的上柱国

明朝的上柱国也延续了历史上的惯例,以功劳获得的大小来授予。明朝的时候授予的上柱国分生前授予和死后追授。生前获封上柱国者,只有两人,而且都是首辅。一个是嘉靖皇帝时期的首辅夏言,一个是天启皇帝首辅叶向高。在死后能够追授“上柱国”的明朝有四个人,一个是明朝初年的名将常遇春、一个是明朝初年军事才能和人品俱佳的吴良,一个是永乐年间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一个是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明朝授予的上柱国是把一个人的资历、能力、官阶、服务朝廷时间都考虑在内,含金量是十分高的。

上柱国的名称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明朝末期终止。起先是为了统帅军队设置的官职,后来演变为一种功勋的名称。

以后看电视剧别再搞混了。

相关文章:

明朝国公服饰 与宋朝官服相似,明朝公服科普 04-21

穿错衣服就要被抓?明朝穿戴竟还有这些讲究! 04-21

明朝才女有哪些,世家出身,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的孩子也个个拔尖 04-21

明朝大将李如松意外阵亡,让李成梁的计划完全落空,明末辽东局势万劫不复 04-21

明朝的亡国之君 ,傀儡皇帝光绪,为何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04-21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