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明朝分封 ,朱元璋为何还要搞分封制?明朝分封的内核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3 10:15:36    

“分封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之一,也是“封建”这个词的原始含义,分封制起于商周,被秦始皇废除后,又被汉代重新拾起。

也正是因为汉代建立后分封诸王的做法,才有了后来的“七国之乱”,西晋也爆发过类似的“八王之乱”。

尽管有这些负面的例子在前,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又大肆分封自己的几个儿子为藩王,明朝的“靖难之役”,也是分封制的产物。

明知分封会引起诸王内乱,朱元璋是出于那些方面的考虑,在明朝开国时仍要大封诸王?

分封不是内乱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分封制一直是夏、商、周三朝核心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基础,就是天子建立的部落联盟。

夏朝建立之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原有的临时性质的官职安排,也演变成了正式的、职能完整的官僚体系。

除了之前的部落首领,夏朝君主也通过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君主和诸侯的关系,也从之前的联合变成了从属关系,夏朝君主成为“诸侯之长”,分封制就初步形成,商朝建立之后,也基本沿用了夏朝的分封制。

到了周朝,经过夏、商两朝的发展,分封制已经与宗法制、礼治等重要内容结合在一起趋于完善了。

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室或功臣,这些被分封的人被称为“诸侯”或者“藩王”,被分封给他们的土地就是“封国”或“藩国”。

诸侯虽然享有对封国的治理权,却需要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并定时朝见周天子,并且必须听命于周天子,服从周天子的调兵等命令。

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中央实力减弱,对地方的控制权也会减弱,强大起来的地方,也有可能代替中央,成为新的“天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乱的局面,就是这种弊端之下的结果,所以秦始皇结束战乱,统一六国之后,就非常干脆地废除了分封制,建立起君主专职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建立之后,虽然也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但实际实行的,却是郡国并行制,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

刘邦登基之后,虽然也分封了不少异姓王,但他也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在不久之后就把这些异性王逐个消灭,只留下刘姓诸王。

谁知同姓诸王也不安分,在汉景帝时期又酿成了“七国之乱”。

洪武元年,朱元璋询问太子朱标的功课时,当听到太子说“七国之乱,曲在七国”时,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天子不知道敦睦九族,听从晁错的建议,削弱诸王势力导致的,这是人为的因素,不是分封制度的弊端。

朱元璋分封诸王的时候表示“先王封建,所以庇民……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

正是因为这个认识,再加上从其他因素考虑,朱元璋才用分封诸王的办法,解决明朝建立时面对的一些难题。

朱元璋为什么分封诸王

明朝开国分封诸王,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认为分封制能是朝廷内乱的根本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第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对地主官僚势力的不信任。

朱元璋祖辈遭受地主压迫,在淮西游走乞食时他发现“县官多不怕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费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

这些见闻,让他对地主和官吏怀有莫大的仇恨,这种仇恨也影响了他的治国理念,让他对地主官吏始终是不信任且充满敌意的。

朱元璋虽然也在洪武九年做“铁棒九条”申诫公侯,但是一些开国元勋自恃有功,根本不把朱元璋的告诫放在心上,先后发生了胡惟庸的“擅权挠政”和蓝玉的“进退自恣”。

另外,明朝初年的士大夫中,还有一些元朝的遗老遗少,另外江南士人中,也有很多事另一抗元武装张士诚的手下。

张士诚虽然在和朱元璋的争斗中失利,但是他管理江浙一带的时候,因为维持了江浙数十年的和平安定,再加上他“爱民如子”,被江浙许多人所敬仰。

这些人虽然臣服于明朝,却是“身在江南,心思塞北”,还有一些人被迫在明朝任职后,又“诈死佯狂”,相近办法“救解差事”。

所以这些人在朱元璋心中,自然都是不可信任的,而能够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儿孙。

第二,就是出于“以屏藩国家”的目的。

明朝建国虽然是建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基础上,但是元朝的势力并没有被完全清除,而是退回了草原,在军事上对明朝仍然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元顺帝退居开平之后“引弓之士,不下百万”,元太尉又在辽东拥兵20多万,河南还有扩廊帖木儿的数万甲兵,都想恢复他们在中原的统治。

明朝建国时,关于建都一事,朱元璋经过了反复斟酌,最终选取了地处南方的南京。

之所以没有选择北方的西安、洛阳和开封低等,是因为经历过元朝末年的战乱之后,北方经济不但十分贫瘠落后,而且“民生凋敝,转输艰难”,如果定都北方,首先就面临着粮食供应这个难题。

江南各地相对稍微安稳一些,而且全国的经济重心也已经移到了东南地区,江浙的长三角地区既是有名的粮仓,也是朱元璋经营过多年的地方,所以适合建都。

只是定都南京虽然解决了经济和民生上的难题,但是南京城“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出没塞下,捕杀吏卒”

定都南京之后,朱元璋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对北部边境的侵扰,以及如何安排北疆的布放。

分封诸王的时候,朱元璋就对几个儿子给予了殷切的期望,在册文中希望他们“谨兵卫”、“永为国家藩辅”。

洪武二年朱元璋“定分封藩王之制”,二十四个藩王中,有九个塞王沿长城立国,分驻在山西、山西、宁夏一带“据名藩、控要害,以分治海内”。

这些藩王有些曾经跟随朱元璋机在行伍中历练过,分封之后,朱元璋也着重培养他们的军事素养,多次派遣诸王练习武事,洪武二十年之后,对蒙古各部的征讨,也主要依靠这些塞王。

洪武二十三年,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帅率军北伐,大胜驻扎在伊都得鼐尔不哈,“元降军先后旧附”,令朱元璋欣喜异常,称“朕无北顾忧矣”!

除了九个塞王“屏藩”的作用外,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分封的其他诸王,就是是为了弥补定都南京的不足之处。

明朝分封的藩王有何不同

朱元璋虽然大行分封,但是他对分封产生的威胁皇权的弊端也不是全无考虑,而且明朝的分封,和西汉也有很大的区别。

西汉实行郡国制时,分封的诸王都是对内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藩王的治理,稳定中央集权,加强对内部的统治。

明朝的分封诸王的最大意图,就是“屏藩”,是扼守边境,防范外患的,这一点从九个塞王沿长城立国就可以看到。

其次,还有秦、周、鲁、齐等王镇守二线,他们与驻守九边的塞王拉开几百里的距离,竖立起第二个屏障。

这两道防线,有效地阻止了元朝残余势力南下的步伐,一旦战事不利,身处南京的朝廷也能有足够的时候调兵遣将。

即使这些藩王有不轨之心,两道防线也能互相牵制,而且朱元璋还可以在南京附近不设藩王,就是为了让朝廷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为了防止藩王成为中央的威胁,朱元璋在大行分封的同时,也有很多防范的措施。

《昭鉴录》就是他的措施之一,这部由朱元璋亲自变算的书,就是为了“时时进说,使知所警戒”,让诸王知道“赵伯鲁之失简,汉淮南之招客……皆非朕之所望也”。

除了反复训诫,让诸王不生不轨之心外,朱元璋在权力方面对诸王也多了很多汉、晋不曾有的限制。

西汉的藩王在自己的封国中,不仅有治理地方、统帅军队的权利,有些藩王还有铸币的权利。

与此相比,明朝的藩王虽然最大作用的是“屏藩”,但是没有朝廷的命令,藩王能随意调动的,只有自己王府的护军而已。

朱元璋还规定,“凡王国内,除额设诸职事外,并不许延揽交接奔竞佞巧、知谋之事,亦不许接受上书陈言者”。

这一条,就极大地限制了藩王的行政权力。

而且王府的文武官员、守镇指挥和护卫,都是亲王之国时由朝廷选派的,封国的府县官员也是“皆朝廷除授,诸王无权干涉”。

所以比起发生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西汉和西晋,明朝分封的诸王在军事、行政和经济上都多了很多限制,这也是朱元璋为了防范因分封产生“内乱”而做的考虑。

只是朱元璋训诫朱标的“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不“轻意黜削诸侯土地”的话,却没有引起建文帝的重视。

建文帝继位当年,就将周、代、湘、齐、岷五王废为庶人,削掉宁王的护卫,又召辽王还京,由此引发诸王不满。

燕王朱棣趁机引《皇明祖训》中“内有奸恶,王得兴兵讨之”的说法,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并最终登上皇位。

其实到了洪武末年,随着蒙古势力被远远赶出明朝的势力范围之后,诸王“屏藩”的作用也基本不存在了。

朱元璋死后,由他频频训诫而产生的宗法制的向心力也大大减弱,随着诸王势力的膨胀,削藩势在必行。

建文帝的失败,不是削藩不合时宜,而是他手腕还不够高明。

结语

朱棣虽然是以“维护祖制,反对削藩”为旗帜举兵靖难,但是他继位之后,也很快采取措施进行削藩。

建文帝削藩的失败,反而为明成祖朱棣的削藩成功奠定了基础,明朝的分封也在明成祖之后形成了“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制度。

但是这同时也把明朝的藩王养成了碌碌无为的寄生虫,随着宗室人口的繁衍,引发成了“极弊而大可虑”的宗禄问题,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脑满肠肥又作威作福的宗室子弟,也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灭明朝的是谁?不是多尔衮不是吴三桂,而是这个人 01-05

明朝历代宰相列表 ,历16帝,仅有4位宰相,他们的结局如何? 01-05

明朝案件 :过路夫妻借宿店主女儿闺房,次日身首分离,扯出风月案 01-05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 :万历皇帝老师张居正上榜还有那些呢 01-05

唐朝皇帝的龙袍几十年不换一次,难道不怕脏吗? 01-05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 ,600年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01-05

历史上明朝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你们都有了解吗 01-05

清朝奠定了中国版图?不如先来看一下明朝对西藏的统治 01-05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藩镇割据? 01-05

哪个朝代最黑暗 ----晋朝:和平几乎没有,一半的百姓沦为奴隶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