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细说清朝皇帝和大臣的朝服、吉服、常服,大臣平常上朝穿哪种
12-19
清朝是历史上对于服制规定最严格的朝代,甚至曾出现断发易服的强硬措施。从此,天下之人除了三种人不需要易服,其他人都要改装易服。此三种人分别为,戏台上的戏子、女性成员还有就是外藩使臣。除了这三种人,可以说对服制进行了严格地规定。此处我们重点讲到朝服、吉服、常服、行服,当然还有便服、雨服、戎服。后面三种我
-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 《救荒本草》与朱橚
12-19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爱好医学的皇家成员,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橚就是其一。朱橚酷爱医药,他组织和参与编写的医药著作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特别是《普济方》和《救荒本草》在我国医药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救荒本草》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描述、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朱
-
从四个方面解析,南宋与南明同样南渡,为何结局却不同
12-19
南宋都城历史上每每有外敌自北方大举入侵,一路向南攻城略地之时,若王朝难以抵挡,往往会选择向南方资源充足又富饶的地方靠拢,大抵退居到江南丘陵地区,称为“南渡”。因其地势不平,又有长江天险作保,北方游牧民族很难短时间内打破南北对峙的平衡。历史上提到南渡,往往会想到南宋。自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
-
宋朝的旗帜你都了解吗?不了解的话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12-19
旗帜作为中国古代仪仗中的一种特殊的旗帜,是军队、官府、民间以及民族间相互交往时的一种身份和地位象征。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军容仪仗到官方仪仗,从宗教法事到民间祭礼,从外交礼仪到军事训练,都离不开旗帜的使用。在宋代,旗帜不仅是军队、官府和民间相互交往时的身份象征,而且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旗帜在宋代一直
-
大清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这3张王牌在手,谁敢夺权
12-18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只出了一个改年号登基的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这辆腐朽的马车驾驶者却不是正经的皇帝,而是皇太后——慈禧。慈禧稳固掌权四十七年,只因手中有三张王牌。从秀女到太后慈禧太后,又称叶赫那拉氏·杏贞,乳名“杏儿”,满洲镶蓝旗人,后来因位尊太后,家族得以抬
-
农书是哪个朝代的 常识积累:古代五大农书
12-18
3、常识积累:古代五大农书中国古代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五大农书,这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和中医学、天文学以及算学并称与世。 一、《氾胜之书》 西汉氾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
南宋定都哪里?为什么要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12-18
“靖康之难”(公元 1127年), 徽、钦两位皇帝被俘,连同后妃、皇子、公主、宗室3000多人,被押往金国,唯独康王赵构得以幸免。南宋高宗,大金儿皇帝:完颜构一年前金兵南下,软弱无能的徽钦二宗,命康王赵构带着手谕前往金军大营“议和”。赵构行至磁州,被守将宗泽阻拦谏言,建议其不去。就在赵构犹豫之时,金
-
司马迁是什么朝代 历史之父的西汉史学家
12-18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
-
以民国二十二年船洋为例看当前银元行情
12-18
船洋银元是孙中山像的壹元银币,之所以把它称作是船洋银元,是因为在银币的背面刻的是一艘帆船。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船洋银元主要分为21年、22年和23年,在其中二十三年所铸造的船洋银元的数量是比较大的,铸造数量比较少的是二十一年的钱币。在那时候因为帆船的但是在当时是比较统一的,因此孙中山像的银币版本也比较
-
清朝末北京有70多万满旗,39年后却仅剩3万多人,发生了什么?
12-18
1910年,根据清朝政府统计,北京内外城旗人有72万5950人。9年后民国调查显示,北京旗人骤降了一大半,约剩3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降到最低点,仅有3万1千多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满旗究竟去哪了?1、旗人不全是满族人朱元璋在北伐时,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到了1905年,孙中山所在的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