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尊敬礼遇出家人的唐代雁门关太守李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1 00:57:06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候,颇知道对出家人尊敬礼遇,因为僧宝功德巍巍,是代佛宣说佛法,滋润众生精神食粮的啊!

「我要敬事僧宝,绝不动摇心志!」他内心中想着,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但是佛门中人也往往有若干败类,这等于人的手指头有长短不齐,社会上也是良莠不齐是同一个道理。

见到出家人做出了非法的行为,与戒律违背,毕竟是少数,李靖却起了一种——从希望至失望,从尊敬到不敬,甚至进一步认为所有出家人都是如此!佛教的代言人出家众尚且如此,整个教义便也不可信,再说要这样的教做什幺,于人无益,不如消灭了它还好——的心理。

所以当他在代州任官职时,居然大废佛寺,从前曾立志「敬事三宝」的念头不知何时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天出外射猎,骑马奔腾于中台山一片广大的原野中。忽然,他眼睛一亮「奇怪,明明是一片绿色的原野,这儿怎幺有一个大池子呢?以前也来过,怎幺都不曾见到过?」

策马稍前,这一看更不得了,竟有一个和尚与一妇人在大池子中公然共浴。「哼,这对无耻的男女!」

他大为瞋怒,一点也不加考虑,立刻将身后的箭掏出,上了弓,「嗖!」的一声射了出去。他的箭法一向是很准的。由于大池子离他策马的地方有一段相当的距离,远远望去可以看到那两人的肩上都中了箭。

这个时候,他觉得很痛快。

那一男一女带着箭伤向东南方向逃去。

「追!」他骑了马一路直追下去。

奇怪的是那对男女不过是徒步,而他策着马儿,但彼此间的差距老是隔着几步,怎幺也追不上。

「莫非今天遇上鬼了?」他心中自嘲。

一直追到一处,有一间小小的寺院叫做「真容院」,明明两人逃进寺院去了,怎幺找不到呢?怎幺会?

进入寺院见殿上有两尊菩萨像,一是文殊、一是普贤。仔细再看,赫然两尊菩萨像上都插着弓箭,那不就是他射出的箭吗!

他开始明白是怎幺回事了,他后悔自己的孟浪,更忏悔自己的罪业,不由得悲泣起来,就在两尊菩萨前顶礼谢罪。


       

唐朝北台山后,有一座黑山寺。

里面住着一位僧人,法名法爱,任当家师的职位。因为职务上的便利,他竟然将四方供养僧众的施物,占为己有。

由于囊括不少财物,就在南原广置了田地,最后他将这一大片的田产,在临终前交咐给爱徒明诲接管。

「好好从事耕营,不要荒芜了田园啊!」这是他临终时所交待的遗言。

「弟子省得!」

法爱法师死后,由于他的罪障深重堕入畜生道,转生为牛,并且生到其徒明诲法师附近一村庄处的牛栏里。

这头牛有相当大的蛮力,能够独自担负起耕地犁田的任务,就这样耕种了三十年之久的田地,后来牛老了,力气也衰了,又生着病,看样子已不堪耕种。

主人这时准备将这头病牛和明诲法师换取其它的东西。

那天晚上,明诲法师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亡师法爱。

法爱法师现出悒郁的愁容,并带着哭泣的声音说:「我由于动用四方供养僧众之物,购置田产交付给你,现在已受到了牛身之报,既老且病,可惜你不知情,我现在告诉你庄主要用来和你交换物品的那头病牛,就是我所受报的牛身!希望你能照我的吩咐去做。」

「请上人指示,弟子一定听您的吩咐。」

「希望你剥去我身上的皮作成鼓,然后在上面写上我的名字,凡是礼诵经文的时候务必要击撞这个皮鼓,这样我才有机会脱离畜生道之苦!」

明诲法师梦醒以后,就鸣钟集合僧众宣布这件事情,果然第二天庄主通报说老牛触树死了。

明诲法师就依照亡师的吩咐剥去了死牛的皮作成鼓,并写上僧法爱的名字。另一方面,又卖掉了南原的田产,将所得之款,全数拿来供养五台山的出家众。

他更将自己所有的一些资财,为亡师作佛事礼忏,以后又将这面鼓送到五台山文殊殿去。

相关文章:

束缚、臣服,汉服发展返祖,明朝汉服女为何只能露出头和手? 04-07

宋朝的北宋未能迁都西安,北宋灭亡!南宋欲迁都西安为何又不了了之? 04-07

唐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脏唐”?看看唐朝的社会风气,如此开放 04-07

明朝国公有哪些 ,六大国公,只有徐达家族在大明长盛不衰 04-07

努尔哈赤崛起的根源:明朝的边疆治理政策分析 04-07

明朝孝慈高皇后:王道之大,始于闺门,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因何伟大? 04-06

明朝的秦王被毒死后,朱元璋派人去调查朱樉:大骂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04-06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形势 04-06

明朝红木家具,都有哪些经典样式? 04-06

明朝宫女和太监“对食”连皇帝都不管 清朝时期为什么明令禁止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