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体现着法律规定的人的身份和社会等级。
服饰还承载着穿戴者的审美情趣, 尤其是执政阶层的风尚喜好。
服饰属于物质产品—物质性
唐朝手工业发达, 工艺高超, 种类丰富, 其中纺织、冶铸和瓷器尤其发达, 堪称世界一流, 这些都为服饰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但是唐代的手工业多数由政府经营, 大量技术精湛和上乘的产品都供给宫廷、官府的贵族, 只有少数进入市场流通。
市场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农民家庭副业生产的产品和少数私人手工业作坊的少量产品。
唐代的纺织业技术成熟, 可分为毛纺、麻纺和丝纺, 其中以丝纺最为发达, 号称“丝绸之国”, 产品远销国外。
唐朝
制瓷业的先进和金银合铸法的重大成就为饰品的制造也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也促成了商品交换的活跃。
全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车、马、船, 也促进了各城市与村落的市集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从分裂且朝代频繁更替走向大一统的新的历史时期, 无独有偶, 西欧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政治上已经分解为蛮族国王和贵族的地方自治, 教会提供了另外一种形式上的统一。
公元768年,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基本结束了这种分裂战争局面, 成为一个单一国家, 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加洛林帝国” 。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
虽然西欧也进入了统一的时代, 但加洛林帝国的经济主要靠农业, 社会生活的繁荣无法与作古的西罗马帝国相提并论。
法国史学家布洛克指出, 欧洲“旧式农业经济并非建立在农耕上面, 在法国与所有欧洲国家一样, 它是以耕地和牧场的结合为基础的”。
王室成员和教会拥有庄园并控制市场, 虽然农业和手工业并不发达, 但是与东方 (主要是西亚) 的商业关系没有中断, 而且相当频繁。
图片来自网络
查理曼的立法对帝国的商人特别关注。
善于经营的意大利商人以奢侈品供应宫廷、教会及最富的贵族家庭。修道院享有豁免权也是活跃的贸易因素。
商人以法兰克的葡萄酒换取波罗的海来的琥珀和毛皮。查理曼对爱尔兰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比墨洛温时代密切。与东方往来的商品中有象牙、丝织品、亚麻布, 一些冒险的法兰克商人还深入斯拉夫人的荒野换取奴隶、琥珀、獭皮和貂皮。
服饰标示社会等级—政治性
服饰是社会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是识别身份、地位和权利的符号, 且这种功能一直延续到近代。
在中国, “封建统治者历来把舆服作为阶级的象征, 即统治者内部也等级分明, 不得混淆。因此每遇改朝换代, 照例必重新安排一番。”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为缓和农民与执政者的社会矛盾, 衣着节俭, 在服饰上并没有尊卑等级的规范。
图片来自网络
隋炀帝即位后为维护皇帝威严, 向蕃客胡商宣扬国家财富和文化, 大肆铺张奢华, 不仅恢复周、秦汉的章服制服, 还对文武百官的朝服、皇后和贵妇的服制都有所规定。
隋代兴起的“肩挑日月, 背负星辰”成为历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 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书·礼仪志》重定服制, 规范中层官服的统一式样。官员所戴“武冠”在顶部横别一个小小的簪导, 挽住发髻, 用不同的材质区别等级。后来定为制度, 必须用金、玉、犀角、象牙制成。按照品级不同, 武官外罩披衫的颜色也有不同, 高级官僚才用紫色。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
图片来自网络
唐初, 由长孙无忌等大臣共同议定天子百官冕服制度, 有继承隋代, 也有改革创新。
唐朝皇帝冕服分“大裘冕、袞冕”等六种。规定五品官员以上陪祭、朝贺、大宴会时要穿“具服” (也就是高级官僚所穿的朝服) , 平时君臣都只穿圆领衫子, 以衣服颜色和腰带镶嵌有所不同, 应用的材质与装饰花纹作等级区别。
《唐会要》中记载, 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 四品、五品穿绯色, 六品、七品穿绿色, 八品、九品穿青色, 妇人从夫之颜色。之后唐高宗又把深浅色也纳入服色制度, 四品深绯, 五品浅绯, 六品深绿, 七品浅绿, 八品深青, 九品浅青, 庶人穿黄色。
唐朝服饰
后来又禁止官民穿黄色, 此后黄色成为皇家专用颜色。庶人穿白色, 也称“白丁”。唐代妇女发髻, 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让发髻向上高耸, 做成种种不同样式, 因不受法令限制更加多样化。从天宝年间, 贵族妇女官服拖沓宽大, 便服多向长大发展, 接近病态, 曾有法令限制“妇女裙不过五幅, 曳地不过三寸”。
尽管受罗马帝国的影响很大, 但法兰克王国的衣着服饰也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和突破。
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生存方式的影响, 着装上讲究合身精致。
图片来自网络
法兰克人的社会生活依然是日耳曼式的, 大部分的法兰克人都穿日耳曼式的衣服, 只有上层分子才穿罗马人的式样。
社会地位的差异仅仅通过衣物的多寡和所佩戴的首饰显示出来。经过与罗马人的融合, 这一时期男子通常穿斗篷或短外套 , 下身还要穿长裤, 膝下扎着绑腿。
女子的长袍变得更宽大, 头上包着贝尔 , 下摆要披在身后并包住双肩。贵族妇女还带有饰带、刺绣和冠。
在查理曼的雕刻中, 佩戴着象征王室权威的珠宝皇冠、宝剑, 以及一个王权宝球。宝球上有一个十字架, 象征着上帝是高于人间的统治者。
服饰承载审美情趣—艺术性
服饰从树叶或兽皮的状态开始, 不可避免地夹带了性的色彩和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统治只有三十几年, 但服饰的艺术修养对前朝有总结, 对后代有借鉴。
“入居中原西北方诸民族, 此兴彼落, 前后相继约两个世纪, 衣食住行相互影响, 极为显著。
到隋代统一时, 为团结诸部族统治者上层, 有数以万计 (甚至于以十万、二十万计) 的蕃客胡人, 集中长安定居或转迁南方。”
图片来自网络
以妇女服饰而言, “上不如南北朝式样之丰富变化, 下不及唐代初年及盛唐时之丰富多彩” 。总体服饰文化体现了对西北方各民族服饰艺术风格的吸收借鉴。
平民女子穿小袖长裙, 紧裙到胸部以上。发式简单, 上平而阔, 像戴帽子, 作三饼状重叠, 额部鬓发都剃齐, 承袭北周旧制。
也有来自波斯的样式, 披风用毛织物做成, 衣着用锦绣丝绸加上杂彩条纹小口袴和软锦靴。贵族妇女出行, 穿着大袖服长裙, 再加披风式小袖衣, 并形成一时之风。
从出土的隋代青釉陶俑还可获悉男子对胡须的处理用心之处, 比同时期年轻女子处理发髻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隋朝女性服饰
受齐、梁、北朝贵族影响, 隋代有胡须的文人、武将把胡须看得特别贵重, 有编成辫子一股下垂的, 也有编成两股分列两旁的, 也有一把下垂整整齐齐的。
从隋代一个贵族小女孩的墓中出土的“制作特别、工精艺巧的黄金做成闹蛾儿扑花首饰及黄金累成加嵌各种珍贵珠宝项链一串”, 可见当时细金工艺水平之高。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在官服上刺绣文字和图案, 有飞禽和走兽, 区分文武官员。
因唐代妇女地位较高, 妇女服饰之美也堪称奇葩。唐代女装面料高贵, 样式繁多, 色彩鲜艳, 装饰精美, 同时以裸露凸显女性美。曾盛行胡服和回鹘装, 重视发髻和面部化妆。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的开明治国使艺术、文学和服装时尚都有了发展的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他本人在服饰方面朴素不奢华。
平时他和普通人一样穿着简单的亚麻制品。只有在特别重要的国家庆典才会穿整套的华丽礼服, 其中包括好几层镶着闪亮宝石、以金线缝缀的衣衫、镶着珠宝的手套, 以及满是翡翠、青玉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冠。
在《查理大帝传》中记载:“古代法兰克人……他们长筒靴子外面涂金, 并装饰有三腕尺长的花绦。腿上穿的亚麻布的裤子是红色的, 缠在小腿上的皮带是同色的, 花绦绷在麻布衣服的上面, 也绷在十字交叉的系腿带子的上面。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以外, 还有一件华美的亚麻布衬衫和带扣环的剑带。长剑装在剑鞘里, 剑鞘的外面还有皮套, 皮套的外面还有一层用亮闪闪的蜡涂硬了的亚麻布套。
法兰克人还要穿上白色或蓝色的斗篷, 形状像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四方块:披在肩上, 前后可以达到脚面, 而旁边却不到膝盖。法兰克人在同高卢人作战的时候, 也吸取了新的元素—短氅, 因为高卢人披着条纹的短氅更适合作战。”
结语
5~9世纪, 隋唐时期的服饰广收并蓄, 工艺精湛, 大气华美, 君臣、官民等级森严, 对后世影响深远。
法兰克王国的服饰相对简约朴素, 贵族和平民的服装样式大体相同, 但服装质地、衣物多寡和佩戴首饰体现等级差别。
法兰克王国紧身服装改变了南方宽松的袍服体系, 此后合身精致的服装特点成为西欧服饰的发展趋势, 为西方服装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文章:
古代皇帝的尊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叫错了要掉脑袋 12-24
唐朝到元朝最美的58幅花鸟画,大开眼界,美到心醉!收藏啦 12-24
几乎得罪了半个明朝的冯保,是怎样完成的自我救赎? 12-24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用一首“马屁诗”成名人,短短28个字,夸人夸到了心尖上 12-24
唐朝4个时期 ,一段一句代表作,诗与英雄俱留名 12-24
了解各种葡萄酒的保存温度和最佳饮用温度是否相同? 12-24
唐朝最阴险的奸臣:陷害忠良,差点搞垮朝廷,郭子仪都怕他 12-24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瓷器特点,本文带你初窥一二 12-24
中国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明清时期戏曲,在明清的兴衰起落 12-24
看历史如何读懂复杂的唐朝官制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