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毕竟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相差了上千年,先不说千年,就是我们和父母只差了二十多年,我们之间的交流都存在代沟了呢,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在唐朝都有称呼是与现在所不同的呢?

首先是对爸爸这个词的称呼。唐朝肯定是没有爸爸这个词了,在普通百姓家庭里面一般都是唤做“父亲”,或者“阿耶”的,但是最流行的称呼就是针对“耶(爷)”而衍生出来的,比如“耶耶(爷爷)”、“阿耶(阿爷)”等,就像杜甫《兵车行》中的“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等。还有一种对父亲的称呼就是“哥哥”,李世民给自己的儿子李治写的信,末尾署名就是自称为“哥哥”。前面我们说的“耶耶”“哥哥”等都是比较亲密的称呼,而在比较正式的或者说书面上的称呼自然应该叫“父亲”或者“大人”。你没看错,就是大人,在唐朝的时候大人只能用来称呼父母,而不能称呼官员为“某某大人”,如果你在唐朝遇到某位官员,你马上顿首拜道:“大人好!”那位官员肯定会很诧异的,这是要认我做干爹啊!
既然唐朝的时候不能用“大人”来互相称呼,那这些官员们都是怎么称呼的呢?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姓”+“官职”。这里的官职并不一定是全称,比如说李某人担任“散骑常侍”,通常都会称其为“李常侍”,再比如说姓赵的“刑部尚书”和姓唐的“礼部尚书”,都会被称为“赵尚书”、“钱尚书”,诸如此类。
二是“姓”+“公”之类的尊称。这种是比较广泛的,民间和官场均有使用。比如说在唐贞观年间你见到了宰相房玄龄,就应该说:“房公安好”,见到魏征就说:“魏公好”,这样会显得你这个孩子很有教养嘛!当然称字号、地望也是可以的。

三是“姓”+“官职别称”。唐朝的时候把县令又称为“明府”,所以张县令又被称为“张明府”,而朝中的中书舍人或者门下省等高官都别称“阁老”,狄仁杰就被人称为“狄阁老”。所以说在唐朝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官职来判断对一个人的称呼的,如果你真的见谁都直呼“大人”,那么被叫“大人”的也许只会轻轻摸摸你的头,但如果你的父亲在旁边的话,那你肯定是逃不掉一顿揍了。

对妈妈的称呼比较少,也许就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比较低的缘故,唐朝的时候也就只是称呼“娘”、“阿娘”之类的,最多在比较严肃的场面称呼一声“母亲”。只有这些再没有更多了。而对于男性和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称呼就是“排行+郎/娘”了,比如“大郎”、“三郎”、“六郎”、“四娘”、“九娘”等等。当然年龄不同,称呼也会有些许变化。比如上年纪的男人就叫一声“老丈”,上年纪的女人就称一声“老夫人”;要是青壮年男性就叫“郎君”,青年女子就叫“娘子”;少年男女就叫“小郎君”“小娘子(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哦)”。


今天说的这些古代唐朝的简单称谓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各位对古人的称呼有兴趣的话不妨也亲自翻开史书,自己找一找还有哪些有意思的,不为人所知的,或者一直被人误解的称呼呢?
相关文章: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
盘点南宋时期真正的6大名将排名,韩世忠能排第三,王坚位列第五 04-29
刘伯温之死,朱元璋用三招逼死明朝第一国师 04-29
讲讲明朝越来越多的军费和越来越弱的战斗力 04-29
他被赞为明朝第一文人,8次科举不中,齐白石都恨不早生300年 04-28
宋朝一道士,被人当成傻子欺负,殊不知他是得道高人 04-28
明朝的厂卫系统,皇帝的“私人警察”看明朝如何中央集权 04-28
唐朝第一将军 ,战功卓著而被誉为大唐军神的传奇将领-李靖 04-28
明朝都护府属于什么机构?为何明朝没有设立都护府?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