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汉服的主要特点已经在前一篇三分钟了解汉服-美不胜收明朝篇 做了大致的介绍,今天重点来说说明代男装。

一、不同人群男装特点:
明代汉服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不同场合、不同身份和季节都有多种款式,通常来说:
明代士庶男子通常头戴巾,穿道袍、直身、贴里或者曳撒、褶子、罩甲等。
儒生常穿圆领大袖衫,特点是宽袖、皂色缘边。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外加云缎外套,足着大红履。
二、常见服装
1、曳撒
明中后期,出现了曳撒、程子衣、道袍,统称“袴褶”。其中最有明朝特色的当属“曳撒”。
曳撒前身分裁,打马面褶,后身通裁,无褶,长袖,身侧有衣摆。

曳撒

前身分裁,后身通裁,下身为马面
2、贴里
贴里的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不是一布到底,但也属于长衫),腰部以下做褶,如百褶裙状。和曳撒有相似之处,但区别在于,一是主要穿着在里面,二是曳撒只是前襟分裁而后身不断,贴里则前后襟均为分裁。三是贴里腰部以下做褶,大褶之上有细密小褶,无马面,而曳撒则是马面裙。贴里的两侧不开叉,曳撒有开叉。

著名的香色麻飞鱼贴里

博物馆原图
3、道袍
明朝道教盛行,道士社会地位较高,穿着道袍成为一种风潮。道袍交领大襟、衣袖宽博、下长过膝。道袍上下身通裁,领子常镶白色或素色护领,下摆两侧开叉。


明制道袍(今人作品南山桃林)

明制道袍 背面(今人作品 南山桃林)
4、 直身
直身是明代男装最普遍穿着的便服款式,不分士庶阶级,均可穿着。可以做外衣,也可穿在道袍里面作为衬袍。可居家,也可穿在稍微正式的场合。
直身的款式与道袍接近,直领、两侧有摆,不同的是,道袍的摆在内,直身在外。(《酌中志》记载“直身,制与道袍相同,惟有摆在外”)
直裰,与前面两者相比,两侧开衩且无摆,所以比有摆的道袍还要更低一个穿着层次。通常是庶民穿着。


5、罩甲
罩甲是一种用纱罗制成的圆领短袖,衣身紧窄,下长过膝。衣襟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穿在长袖衣外。

罩甲

罩甲
6、头饰:
方巾 以黑色纱罗制成,四角皆方,一般为士庶佩戴,平民一般戴瓜皮小帽。

四角方巾
相关文章:
明朝大将李如松意外阵亡,让李成梁的计划完全落空,明末辽东局势万劫不复 04-21
明朝的亡国之君 ,傀儡皇帝光绪,为何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04-21
八百年前,明朝的衣食住行方面是如何炫富的? 04-20
明朝相当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只会功夫不行,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04-20
宋朝的gdp占世界80%?英国经济专家: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谣言 04-20
明朝上的十大灾难(七)甲申之变 04-20
唐朝疆域划分 :西到黑海,南抵印度洋,北至北冰洋 04-20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最后竟被埋雪堆里冻死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