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宋朝定都在哪里?北宋为什么要在开封建都,而不在洛阳或者长安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3 00:38:53    

如今,我们说起古都,大多人会说到西安、南京和洛阳。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这三座城市都凭借十次左右的建都历史而被人们记住,然而,同样还有一些城市,他们虽然在今天没有像西安一样人尽皆知,然而,一两个朝代在这个地方的建都史同样让他们算得上历史名城。这样的城市也不少,比如武威,开封,成都,杭州等。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结束了自唐朝之后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文人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体制。继承了唐朝文学的繁荣,也为明清时期的文学打下了基础。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没有迁都的统一王朝之一,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北宋王朝最重要的统治基础。



  但是开封仅仅是中国六朝古都之一,它的历史地位相对于洛阳和长安还是要次一些。在北宋的历史上,只有赵匡胤提出迁都西京洛阳,后经考虑之后取消了这个计划。之后北宋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推行迁都计划,可见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重要性。那么北宋王朝始终定都开封的缘由在于那些方面呢?



北宋王朝建立之前的开封

  在地理位置上,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的地区,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我国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古都”。由此可见开封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多个王朝政权的政治中心。

  据最早记载,夏朝最早在开封一带建立都城232年,史称老丘。商朝也曾在开封建都27年,史称嚣。到了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开始修建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西汉景帝时期,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到了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开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慢慢的恢复了元气。

  到了唐代时期,开封成为了水陆便捷的大都会。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由此可见,开封在北宋建都之前,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历史地位。


从北宋建立的历史根源谈开封的重要性

  在北宋的建国之初,不管是官员任用上还是在军事安排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后周的制度有一定的继承。为什么要对后周政治进行如此全面的一个继承呢?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在于稳固北宋建国初期的统治。公元960年赵匡胤趁着周世宗死后新继任的皇帝幼小,在陈桥驿发动了政变,从一个都点检的官职一跃成为了帝王,从身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飞越。而在周世宗统治时期,后周的政权是较稳固的,有一大批忠于后周的大臣。比如说范质、王薄、韩通等人,这就暗示了赵匡胤经过政变获得的政权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险。

  因此,赵匡胤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定,不得不对后周的制度进行一些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对官员任职基本保持不变动,军队安排上等。而这时的开封已经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作为了都城。作为四个朝代的都城,基本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完整的政治体系。比如说宫殿、皇城等。

  再者,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个新政权,除了面对前朝留下来的隐患之外,还面临一个四面皆虎的局面。这时的北宋在北方有北汉和契丹的威胁,在南方还存在着十个格局的政权,局面十分严峻。并且刚刚将建立的北宋,也没有能力再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新的都城,更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个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最后,定都开封也是为了满足当时官员和都城人民的愿望,赵匡胤发动这场政变可以说基本是和平的政变,只有一个反对者韩通被杀。因此,许多官员和都城里的百姓也基本上承认赵匡胤的北宋政权。但是他们更加安于现状,或者说是满足于现状。不愿意离开已经居住了多年的繁华的开封都城。所以赵匡胤经过多方面考虑也只有顺水推舟在开封定都。

开封自身所拥有的优越性

  首先是传统的水陆交通运输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隋唐迄止五代,开封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尤其是经过后周的进一步经营,将城内的蔡河、五丈河与汴河沟通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工程,漕运更为便利通畅。通过汴河的漕运,每年可以顺利运送江淮地区的粮食数百万斛,供给数十万京城驻军。而将这些物资转运到洛阳、长安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据史料记载,唐代有些年份,皇帝要带领大臣、军队到洛阳解决吃饭问题,就是由于粮食运输困难所致。因此,宋朝建都开封,着重考虑的就是要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实际上服从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

  其次是政治、地理方面的优势。开封经过五代时期的经营,有过近半个世纪的都城史,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各地民众从心理上也认同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定都开封,正是北宋政府利用和顺应时代思潮的政治选择。而从地理上看,开封自古为四战之地,地平无山,无险可守,易于受敌。而黄河改道在开封附近与其说是形成了一道天险,还不如说是悬在开封头顶上一把利剑。黄河水患屡屡给开封造成灭顶之灾,这在自宋代以来的开封城市史上极为突出。

  因此,如果单从战略防御上看,开封作为都城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开封的地理形势不利于守,却利于攻。因其地面平坦,水陆交通发达,主动出击,南征北战,极为方便,有利于国家稳固。

  最后是开封综合条件的优势。开封在历史上曾经数度成为帝都,具备定都的社会心理条件。经过后周时代对开封的经营,从城防、城市布局等方面看已经具备了作为国都的规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已有近百万之众,实际上已经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城市。赵宋王朝的班底大多来自后周,他们在开封已经根深蒂固,选择开封作为国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心理期望。因此,尽管一直到仁宗庆历年间,宋廷关于定都、迁都的问题仍然在争议之中,但是,直到1127年北宋灭亡,开封作为国都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



另外再看看那时候的洛阳、长安等等比较热门的地区。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靠秦岭,北濒渭河,背山面水。内有八水绕长安,关中沃野,外有险关要塞为屏,东有潼关、北有萧关、西南有大散关、东南有武关,皆易守难攻之要隘。西安可谓极尽地理位置优势,进可攻,退可守。

洛阳,西有崤山,南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等山脉作为屏障,北临黄河天险,黄河以北又是王屋山、太行山等险阻,东西南北分别有虎牢关、函谷关、伊阙关、蒲津关等关隘控制交通要道,也是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虽然洛阳不如坐拥广阔关中平原的西安有那么大的纵深,但胜在更接近中原,也是极好的定都之选,历史上那么多朝代定都与此,自然说明问题。


但是为什么唐朝以后越来越少朝代定都这两个地方呢?

汉朝以后,中原地区进入相当长一段乱世,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战乱对关中和中原地区造成很大的创伤,大量人口南迁、土地荒芜,整个经济的重心已经开始向南方转移,南方逐渐成为钱粮财赋聚集之地。隋唐时长安在经济上已经不再有优势,对南方的钱粮依赖度则越来越高。杨广之所以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很大程度上和这个因素有关,并非为了方便下扬州游玩。

唐朝代隋而立,定都长安,虽然有了运河水运沟通南北方,但是东南的钱粮要运抵关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江南运至洛阳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困难在于洛阳至三门峡这一段的黄河,三门峡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下来的最后一道峡谷,落差大,水流急,而且乱石暗礁密布,这里行舟非常困难,逆水行舟更是难上加难。漕粮只能在此转陆运,过三门峡后再通过渭水水运至长安。这样的运粮成本非常高,而效率却很低。


尤其是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玄宗时人口达到巅峰期,长安人口过百万,面临的粮食物资供给压力空前的大。唐朝也有数次迁都洛阳之举,公元904年,朱温逼唐昭宗迁都洛阳,把长安焚成废墟。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接下来历史进入了大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原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更迭,战乱造成了洛阳的破败,五代中除了后唐外,其他几个都定都开封。开封做了几十年的都城,加上便利的水运条件,得到空前的发展,不论是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已远超过当时的洛阳。



在北宋成功干掉南方的势力,完成统一以后,开封作为都城的劣势就慢慢显露出来了,尤其是在燕云十六州已经被石敬瑭割给契丹(辽国)的情况下,北方已经失去燕山、长城等可以依靠的屏障。为了保证京师的安全,北宋只得在开封周围部署超大规模的兵力,加上开封人口快速膨胀,对南方财赋的依赖就越发强烈,就越发离不开水运便利的开封。


虽然赵匡胤也看到定都开封的弊端,一度想迁都洛阳,凭山河之胜,去冗兵以安天下,但没能敌过群臣反对和赵光义那句“在德不在险”,最终“斧声烛影”之后只留下遗憾,北宋也没能摆脱被北方游牧势力灭亡的结局。


相关文章:

明朝孝慈高皇后:王道之大,始于闺门,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因何伟大? 04-06

明朝的秦王被毒死后,朱元璋派人去调查朱樉:大骂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04-06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形势 04-06

明朝红木家具,都有哪些经典样式? 04-06

明朝宫女和太监“对食”连皇帝都不管 清朝时期为什么明令禁止 04-06

唐朝的砖值钱吗? 不一样的唐朝长安城,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 04-05

明朝皇帝上朝的地方, 朱元璋是如何上朝的?百官们如何站位? 04-05

ps5可以用u盘储存存档吗 ?外媒:PS5暂不支持U盘存档备份 仅可使用PS+云存储 04-05

明朝交趾是哪里 ,将交趾重新纳入版图,明宣宗为何轻易放弃? 04-05

金圣叹:明朝第一狂士,杀头前说了几句话 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