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明朝大贪官,贪污全国一年税收,逼得朱元璋砍杀了3万同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3 09:16:03    

在明朝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起震惊朝野的千古奇案。在此次案件中,朱元璋龙颜震怒,几乎将全国官员全部杀尽。

而在事后,当朱元璋看到最终呈上的调查结果后,更是被其中的记录彻底吓到。最终不得不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那么,这场震惊全国的案件究竟是什么?朱元璋又为何会突然大开杀戒呢?

洪武四大案——郭恒案

洪武十八年,就在整个大明王朝国泰民安之时。一场震惊全国的特大贪污案,也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悄然发生。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八年三月(公元1385年),明朝御史于敏相当于如今的国家监察部部长)向朱元璋进行上书。

举报了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郭恒与布政司官员(北京市市长)赵全德等人相互勾结。

凭借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全国境内大肆敛财,导致不少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对于于敏的这一举报,朱元璋怒火中烧,当即便下令要求彻查此事。

毕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恐怕没有人比朱元璋更加痛恨那些贪官污吏了。

要知道,就连朱元璋的父母,也都是因为那些贪官污吏而不幸去世的。

公元134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黄河决堤、海水泛滥,数十万百姓被迫流离失所。

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第一时间便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但由于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导致赈灾物资不断被克扣,真正送到百姓手里的粮食可谓是少之又少。以至于不少百姓都被活活饿死。

而这其中,便包括了朱元璋的父母。

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朱元璋从小便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所以在朱元璋得知郭恒贪污枉法之后,便立刻派遣专人将郭恒及其同党缉拿归案,并交由自己亲自进行审问。

但正所谓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在惨无人道的审讯下,郭恒很快便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而对于这份审讯结果,朱元璋虽然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当他真正看到以后,却依旧被这庞大的数目震惊到无法自拔。

据朱元璋在《大诰》的记载所述:

“共折米算 所废者两千四百余万精粮

也就是说,如果将他们所得的赃款换算成大米的话,那么足足有2400万石,相当于明王朝整整一年的财政收入。

而这,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笔天大的数字。

就连朱元璋也曾亲自感慨道:

“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所以在对郭恒进行查办以后,朱元璋便又在整个朝廷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的“大清洗”。以至于坊间不断流传出上朝如上坟的说法。

相传,在那段时间内,众大臣每次上朝前,都会哭哭啼啼地和家里交待好后事,然后才视死如归般地赶赴朝堂之上。

毕竟,当时由郭恒案所牵连的官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其中不乏有许多身居高位的权臣贵族。

所以没有人知道,自己一旦上朝,还有没有机会能活着下朝。

以至于整个朝堂之上都是人心惶惶。

对于这种状况,也曾有官员向朱元璋提议,如果将与此案有关的大臣全部查办,那么很有可能会使朝廷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但向来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朱元璋却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在他看来,杀一个也是杀,杀一群也是杀,倒不如借此机会彻底扫清门户。

所以在那段时间内,做官无疑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明史·刑法志》记载:

“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大致意思便是说,无论你身居何职,哪怕是位列中央六部侍郎,也一样要依法处置。

上到京官,下到地方。当时在整个朝廷内外,因为此案被牵连的官员数不胜数。

当时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便是官员、富豪被押往刑场的景象。

据统计,在郭恒案中被处死的官员人数足足有三万人之多。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朱元璋都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六部之中,除了几个没有贪污的侍郎以外,几乎全被下旨抄家。仅剩的几名大臣,也都毫无例外成为了一名“光杆司令”。

当然了,在这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清洗”之下,不乏有许多含冤而死的官员们。

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便是作为案件主审官的吴庸,也在最后被推到了断头台之上。

那么,当时吴庸究竟做了什么?会让朱元璋对其痛下杀手呢?

吴庸之死

原来,在朱元璋对官员进行大肆清洗以后,全国各地也都因此闹得沸沸扬扬,甚至逐渐引起了全国性的骚动。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为了安抚民心、平息众怒,便急需寻找一只“替罪羊”,以此来转移民众们对自己的不满情绪。

而身为整个案件主审官的吴庸,自然便成为了再好不过的人选。

据坊间传闻,在处死吴庸之前,朱元璋曾特地将其召入大殿之中,并开门见山地向吴庸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朱元璋卸磨杀驴的手段,吴庸似乎早有预料。

只见吾庸留下了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后,便选择了慷慨赴死。

就这样,吴庸成为了郭恒案中最后一个被处死的官员。

郭恒案之后的改革

在吴庸死后,朱元璋便传旨天下,表示不再对此事进行追查。至此,整个郭恒案也终于落下来帷幕。

然而,郭恒案虽然告下一段,但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却也并未停止。

据了解,在郭恒案结束以后,朱元璋便第一时间颁发了法令,要求全国各地的账本都将数字的写法改为繁体字,以防止部分官员通过篡改数字的方法来贪赃枉法。

此外,在郭恒案发生以后,朱元璋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刑典——《大诰》,想要借此来普及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而为了让这部刑典在民间广为流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下达口谕,要求全国百姓家家都要收藏一本《大诰》。

只要是家中有《大诰》者,那么无论犯什么罪,都可以对其减轻一级罪名。

然而,理想虽然很饱满,但现实却是异常骨感。

虽然朱元璋极力促进《大诰》的流传,但在当时那个发展缓慢的社会中,即便是全国的印刷作坊都开始印制《大诰》,但却依旧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所以,在看到这一点以后,朱元璋便又颁发了一条新的圣旨。

在《大诰》发行以后,朱元璋责令全国各州府县内,都要开设私塾学院,并每天在私塾给孩子们讲授《大诰》。

在他看来,既然出版跟不上发行,那倒不如在全国范围内,将《大诰》的学习体制化。

这样不仅可以使刑典的传播越来越广,同时还能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对刑法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朱元璋这种大力推广之下,整个明朝初期的法制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至于这一结果,究竟是教化的功劳还是严苛律法的威慑,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但据相关文献表示,在郭恒案件发生以后,那些入朝为官之人恐怕过得并不轻松。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朱元璋在郭恒案中所杀官员实在是太多,所以导致那些幸免的官员们,一个个如坐针毡,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便落得个头身分离的下场。

以至于不少官员在郭恒案结束以后,便主动向朱元璋告老还乡。但结果很显然,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允许。

毕竟,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在看到众多官员纷纷告老还乡之后,朱元璋当即便颁发旨令,对于那些辞官之人,一律按郭恒同伙论处。

而在这种律法之下,那些官员们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易辞官,只好每天硬着头皮继续上朝,所以对于当时的部分官员来说,与其说是上朝做官,倒不如说是提着脑袋在玩命。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民间都流传出了上朝如上坟的说法。

而郭恒案,更是成为了明朝官员心中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让他们对于贪污腐败始终投鼠忌器,不敢轻易越过雷池半步。

那么,对于整个郭恒案,人们又会作何评价呢?

对郭恒案的评价

在郭恒案结束以后,人们对于朱元璋的看法也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不少人认为,朱元璋在郭恒案中的处理方式,有效整治了明初朝廷之中贪污腐败的乱象,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法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朱元璋虽然处置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但其中被冤死的官员仍旧占据不小的数量。

所以,与其说是朱元璋老辣,倒不如说是朱元璋残暴成性。

相关文章:

灭明朝的是谁?不是多尔衮不是吴三桂,而是这个人 01-05

明朝历代宰相列表 ,历16帝,仅有4位宰相,他们的结局如何? 01-05

明朝案件 :过路夫妻借宿店主女儿闺房,次日身首分离,扯出风月案 01-05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 :万历皇帝老师张居正上榜还有那些呢 01-05

唐朝皇帝的龙袍几十年不换一次,难道不怕脏吗? 01-05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 ,600年来,身上的谜团至今无解 01-05

历史上明朝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你们都有了解吗 01-05

清朝奠定了中国版图?不如先来看一下明朝对西藏的统治 01-05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藩镇割据? 01-05

哪个朝代最黑暗 ----晋朝:和平几乎没有,一半的百姓沦为奴隶 01-05